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公田种秫

公田种秫

源见“陶令秫”。形容好酒乐饮,超脱免俗。宋苏辙《次韵分司南京李诚之待制求酒》:“公田种秫全抛却,坐客无毡谁与钱?”


【典源】 南朝梁·萧统《陶渊明传》:“ (陶潜) 为彭泽令。……公田悉令吏种秫,曰:‘吾常得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宋书·隐逸传》、《南史·隐逸传》、《晋书·隐逸传》亦载。

【今译】 晋代陶潜字渊明 (一说名渊明,字元亮),他在任彭泽县令时,公家田都让吏人种上高粱,好用来酿酒,他说:“我能常常饮酒得一醉,就足够了。”妻子坚持请求种粳稻,陶潜才下令让二顷五十亩种高粱,五十亩种粳稻。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喜酒好饮,超脱免俗。

【典形】 得秫、公田之黍、公田种秫、酿秫、彭泽田、秫田供麴糵、效陶种秫、有田唯种黍、渊明种秫、元亮秫、种秫作酒、五十亩种秫田、种秫好、无田供秫米、种秫田、访秫粳。

【示例】

〔得秫〕 明·袁宏道《寄杨敦初》之二:“闭门无不可,得秫更何求。”

〔公田之黍〕 唐·王维《送郑五赴任新都序》:“杜陵解印,时卖故侯之瓜;彭泽无官,讵有公田之黍。”

〔公田种秫〕 宋·苏辙《次韵分司南京李诚之待制求酒》:“公田种秫全抛却,坐客无毡谁与钱?”

〔酿秫〕 宋·范成大《寄题王仲显读书楼》:“一张复一弛,酿秫助歌啸。”

〔彭泽田〕 唐·杜甫《题郪原郭三十二明府茅屋壁》:“云散灌坛雨,春青彭泽田。”

〔秫田供麴蘖〕 宋·范成大《乾道癸已腊后二日》:“岂无菊径乐琴书,亦有秫田供麴糵。”

〔效陶种秫〕 宋·梅尧臣《阻风秦淮令狐度支寄酒》:“我今正得杯中趣,效陶种秫置心曲。”

〔渊明种秫〕 宋·张炎《蝶恋花·邵平种瓜》:“秦地瓜分侯已故。不学渊明种秫辞归去。”

〔元亮秫〕 唐·杜牧《许七侍御弃官东归》:“冻醪元亮秫,寒鲙季鹰鱼。”

〔种秫作酒〕 宋·苏轼《莫笑银杯小》:“犹将公田二顷五十亩,种秫作酒不种粳。”


猜你喜欢

  • 三魂九魄

    见“三魂七魄”。《九尾龟》:“方才被刘厚卿一笑吓了回来,又被那倌人这一笑,把方幼恽的~一齐飞出顶门。”

  • 风雨飘摇

    《诗.豳风.鸱鸮》:“予室翘翘,风雨所漂摇。”谓在风雨中飘荡摇摆。后用以比喻动荡不安。宋范成大《送文处厚归蜀类试》诗:“死生契阔心如铁,风雨飘摇鬓欲丝。”主谓 风雨中飘荡不定。比喻动荡不安,很不稳定。

  • 九老会

    源见“九老图”。指唐白居易退居洛阳时的九老之会。泛指告老还乡者的聚会。元沈禧《一枝花.为施以和寿》套曲:“七贤林下客,九老会中俦。”【词语九老会】   汉语大词典:九老会

  • 不贪宝

    同“不贪为宝”。宋苏轼《梦中作寄朱行中》诗:“至今不贪宝,凛然照尘寰。”

  • 目兔顾犬

    源见“顾犬补牢”。看见兔子而呼猎犬。比喻时机当前,急谋对策。陈英士《致黄克强书》:“亡羊补牢,时犹未晚;目兔顾犬,机尚不失。”【词语目兔顾犬】  成语:目兔顾犬汉语大词典:目兔顾犬

  • 天马

    《史记.大宛列传》:“初,天子发书《易》,曰:‘神马当从西北来。’得乌孙马好,名曰:‘天马’。及得大宛汗血马,益壮,更名乌孙马曰‘西极’,名大宛马曰‘天马’云。……而天子好宛马,使者相望于道。”汉武帝

  • 中山千日

    同“中山沉醉”。宋晁补之《玉蝴蝶》词:“扬州一梦,中山千日,名利都忘。”

  • 蕉鹿梦

    《列子.周穆王》:“郑人有薪于野者,遇骇鹿,御(迎)而击之,毙之。恐人见之也,遽而藏诸隍(无水池壕),覆之以蕉(同樵,柴薪),不胜其喜。俄而遗(忘)其所藏之处,遂以为梦焉,顺涂(途)而咏其事。傍人有闻

  • 凭轼平齐

    源见“食其下齐国”。指儒士游说取胜。南朝 梁 戴暠《从军行》:“登山试下赵,凭轼且平齐。”

  • 詹嘉守晋军

    《左传.文公十三年》:“晋侯使詹嘉处瑕,以守桃林之塞。”晋.杜预注:“詹嘉,晋大夫,赐其瑕邑,令帅众守桃林以备秦。桃林在弘农华阴县东潼关。”春秋时,鲁文公十三年春天,晋灵公派大夫詹嘉驻扎在瑕城镇守桃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