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八难

八难

汉书.高帝纪上》:“食其欲立六国后以树党,汉王刻印,将遣食其立之。以问张良,良发八难。汉王辍饭吐哺,曰:‘竖儒几败乃公事!’令趋销印。”《史记.留侯世家》:“(张良)曰:‘昔者汤伐桀而封其后于杞者,度能制桀之死命也。今陛下能制项籍之死命乎?’(汉王)曰:‘未能也。’‘其不可一也。武王伐纣封其后于宋者,度能得纣之头也。今陛下能得项籍之头乎?’曰:‘未能也。’‘其不可二也。武王入殷,表商容之闾,释箕子之拘,封比千之墓。今陛下能封圣人之墓,表贤者之闾,式智者之门乎?’曰:‘未能也。’‘其不可三也。发巨桥之粟,散鹿台之钱,以赐贫穷。今陛下能散府库以赐贫穷乎?’曰:‘未能也。’‘其不可四矣。……今陛下能偃武行文,不复用兵乎?’曰:‘未能也。’‘其不可五矣。……今陛下能休马无所用乎?’曰:‘未能也。’‘其不可六矣。……今陛下能放牛不复输积乎?’曰:‘未能也。’‘其不可七矣。……今复六国,立韩、魏、燕、赵、齐、楚之后,天下游士各归事其主,从其亲戚,反其故旧坟墓,陛下与谁取天下乎?其不可八矣。’”

汉.刘邦建国后,拟封立六国之后,张良提出八条理由加以反对,即所谓“八难”。后因用为咏留侯张良事迹的典故。

唐.白居易《答四皓庙》:“八难掉舌枢,三略役心机。”此用张良之计谋以衬托称颂四皓。


【词语八难】   汉语词典:八难

猜你喜欢

  • 禾头生耳

    唐张鷟《朝野佥载》卷一载:古谚有所谓“秋雨甲子,禾头生耳”。谓庄稼遭雨后禾头长出卷曲如耳形的芽蘖。预示收成不好。唐杜甫《秋雨叹》诗之一:“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夫田妇无消息。”主谓 耳,耳状物,指植物芽蘖

  • 封家姨

    同“封姨”。元李俊民《扫晴妇》诗:“殷勤更倩封家姨,一时断送龙回首。”【词语封家姨】   汉语大词典:封家姨

  • 鹊桥喜驾

    源见“乌鹊填桥”。喻喜结良缘。明谢谠《四喜记.大宋毕婚》:“三星光在户,鹊桥喜驾云端。”

  • 三公臂折

    同“折臂三公”。清赵执信《坠马》诗之二:“学士瓦全真觉幸,三公臂折转忧迟。”

  • 中庸之道

    《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中:折中。庸:平常。道:主张、学说。“中庸之道”指待人接物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中的态度。后因以“中庸之道”作为调和折中的典故。明.归有光《亡友方思曾墓表》:

  • 边韶腹

    同“边氏腹”。清严沆《送谨侯同馆谪广文还里作歌》:“但看卧坦边韶腹,有日槎回博望源。”【词语边韶腹】   汉语大词典:边韶腹

  • 北辙南辕

    源见“南辕北辙”。比喻行为与目的正好相反。清周亮工《吴庭发等相慰感赋》:“北辙南辕意倍萦,群众千里慰惸惸。”见“南辕北辙”。宋·文天祥《回求兴赵权县》:“以雍客之隽轨,将慷慨于公车,~,遽江湖之相远。

  • 长安不见

    同“长安远”。唐李白《登凤凰台》诗:“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 汝南鸡

    《乐府诗集》卷八十三《鸡鸣歌》:“东方欲明星烂烂,汝南晨鸡登坛唤。”题解引《晋太康地记》:“后汉固始、鲖阳、公安、细阳四县卫士习此曲,于阙下歌之,今鸡鸣歌是也。然则此歌盖汉歌也。”《乐府诗集》中《鸡鸣

  • 虞寄先识

    《南史.虞寄传》:“前后所居官,未尝至秩,满裁朞月,便自求解退。尝曰:‘知足不辱,吾知足矣。’”《陈书.虞荔传》附虞寄:“寄知(陈),宝应不可谏,虑祸及已,乃为居士服以拒绝之。常居东山寺,伪称脚疾,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