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偃武修文

偃武修文

指停止战争并从事振兴文教礼乐的活动。周武王灭商之后,回到自己的首都丰邑。从此,他决定不再进行战争而振兴礼乐。为了表示自己的决心,他下令把战马通通赶到华山之南,把牛群驱放到华山以东的桃林。

【出典】:

尚书·武成》:“王来自商,至于丰。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例句】:

汉·桓谭《新论·识通》:“(汉文帝)即位而偃武修文,施布大恩,欲息兵革,与匈奴和亲。” 鲁迅《二心集·知难行难》:“中国向来的老例,做皇帝做牢靠和做倒霉的时候,总要和文人学士扳一下相好,作牢靠的时候是偃武修文,粉饰粉饰。”


并列 偃,停止;修,修明、提倡。停止武备,提倡文教。语出《尚书·武成》:“王来自商,至于丰,乃偃武修文。”《三国志·魏书·三少帝传》:“朕以不德,讬于王公之上,夙夜战战,忘寝与食。今欲~,以崇大化。”△旧多用于国家大政方面。→投戈讲艺 ↔穷兵黩武。 也作“修文偃武”、“偃兵修文”、“偃武崇文”、“偃武觌文”、“偃武兴文”、“偃武行文”。


【词语偃武修文】  成语:偃武修文汉语词典:偃武修文

猜你喜欢

  • 单豹、张毅养

    《庄子.达生》:“善养生者,若牧羊然,视其后者而鞭之。”“田开谓周成公曰:‘鲁有单豹者,巖居而水饮,不与民共利,行年七十而犹有婴儿之色;不幸遇饿虎,饿虎杀而食之。有张毅者,高门悬簿,无不走也(注:走,

  • 三戟之家

    戟:古代的一种兵器,此处则专指用做仪仗的棨(qǐ起)戟。唐制,三品以上高官均可在住宅门前设立棨戟。比喻高官贵族之家。出自张俭事迹。张俭(594-653年),雍州新丰(今陕西西安东)人。贞观初以军功升任

  • 南昌仙籍

    源见“吴市隐”。指梅福。宋辛弃疾《念奴娇.赋傅岩叟香月堂两梅》词:“看取香月堂前,岁寒相对,楚两龚之洁。自与诗家成一种,不系南昌仙籍。”

  • 铜标

    同“铜柱标”。明汤显祖《紫钗记.高宴飞书》:“金汤生气象,迥铜标;图画在麒麟,第一高。”

  • 射戟

    《三国志.魏书.吕布传》:“术遣将纪灵等步骑三万攻备,备求救于布。布谓灵等曰:‘玄德,布弟也。弟为诸君所困,故来救之。布性不喜合斗,但喜解斗尔。’布令门候于营门中举一双戟,布言:‘诸君观布射戟小支,一

  • 杯度

    源见“杯渡”。借指高僧。清钱谦益《如此过两年》诗:“暂将杯度别,瞽见铜人制。”

  • 问道于盲

    唐.韩愈《昌黎集》卷三《答陈生书》:“足下求速化之术,不于其人,乃以访愈;是所谓借听于聋,求道于盲。”问道于盲,是指向盲人问路。盲人并不识路,所问也必然达不到目的。后引申为向无知者求教,既可用为自谦之

  • 嬥包儿

    明代陆深《俨山外集》:“京师妇女嫁方外人为妻妾者,初看以美者出拜,及临娶,乃以丑者易之,名曰‘嬥包儿’。”俗语以暗中换调物件叫“掉包儿”,即“嬥( ㄊㄧㄠˇ tiǎo 窕)包儿”。【词语嬥包儿】 

  • 潘令

    源见“河阳一县花”。指潘岳。亦美称县令。唐卢纶《送申屠正字》诗:“坦腹定逢潘令醉,上楼应伴庾公闲。”宋刘克庄《摸鱼儿.海棠》词:“霜点鬓,潘令老,年年不带看花分。”【词语潘令】   汉语大词典:潘令

  • 酒家胡

    汉李延年《羽林郎》诗:“昔有霍家奴,姓冯名子都。依倚将军势,调笑酒家胡。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酒家胡”原指酒店当垆卖酒的胡姬,后用以代指酒店女侍者或售酒女。宋黄庭坚《奉和文潜赠无咎》:“但见索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