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余勇可贾

余勇可贾

原作“贾余余勇”。贾(gǔ),出卖。余勇可贾,原是形容自己或嘉奖他人勇武的力量多得可以出卖,后来则含讥讽意,比喻不顾条件地态度蛮横。公元前589年,齐顷公先后打败鲁、卫两国。应鲁、卫之请,晋师出兵击齐。这时,齐军将领高固见晋、鲁、卫联军逼近阵地,率先策马跃入敌阵,拿起石块向敌军投掷,并且俘虏了一个晋军士兵,放在车上围着齐军营垒转了一圈。并且鼓励士兵说:“我的勇气是很多的,谁如果要,我可以卖给他。”

【出典】:

左传·成公二年》:“齐高固入晋师,桀石以投人。禽之而乘其车,系桑本焉,以徇齐垒,曰:‘欲勇者贾余余勇。’”

【例句】:

唐·魏征《隋书·宇文庆传》:“从武帝攻河阴,……中石乃坠,绝而复苏,帝劳之曰:‘卿之余勇,可以贾人也。’”


主谓 余勇,多余的勇气;贾,出卖,也引申为付出。有多余的勇气可以付出。语本《左传·成公二年》:“齐高固入晋师,桀石以投人,禽之而乘其车,系桑本焉,以徇齐垒曰:‘欲勇者贾余余勇。’”《隋书·宇文庆传》:“(宇文庆)从武帝攻河阳,先登攀堞,与贼短接战,良久,中石乃坠,绝而复苏。帝苏之,曰:‘卿之余勇,可以贾人也。’”毛泽东《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这是因为一则德国及其欧洲伙伴尚有~,二则英美拖延开辟第二条战线的缘故。”※贾,不读作jiǎ。△褒义。用于形容勇士的豪迈气概。并性中性。指力未使尽。→行有余力 ↔无拳无勇 筋疲力尽


【词语余勇可贾】  成语:余勇可贾汉语词典:余勇可贾

猜你喜欢

  • 渭叟

    同“渭滨叟”。宋陆游《贫居即事》诗之一:“虽老齐 渭叟,穷不减湘累。”【词语渭叟】   汉语大词典:渭叟

  • 暇逸

    《书.酒诰》:“惟御事厥棐有恭,不敢自暇自逸。”后以“暇逸”称闲散安逸。南朝 宋谢灵运《书帙铭》:“亮惟勤玩,无或暇逸。”【词语暇逸】   汉语大词典:暇逸

  • 劝善惩恶

    《左传.成公十四年》:“惩恶而劝善,非圣人谁能修之?”后以“劝善惩恶”谓奖励劝勉有善行的人,惩戒处罚有恶行的人。《汉书.张敞传》:“自请治剧郡,非赏罚无以劝善惩恶。”并列 鼓励善良人和事,惩戒邪恶的人

  • 的卢

    泛指骏马。宋辛弃疾《破阵子》词: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三国志·蜀志·先主传》 “荆州豪杰归先主(刘备)者日益多,表(刘表)疑其心,阴御之“南朝宋裴松之注引《世说新语》曰:“备屯樊城。

  • 畏牺牛

    《史记.老庄申韩列传》:“庄子者,蒙人也。……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食,同饲),衣以文绣,以入太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

  • 两岐功

    源见“两岐歌”。指地方官吏致力于兴农富民的功绩。南朝 齐谢朓《答张齐兴》诗:“子肃两岐功,我滞三冬职。”

  • 丁一卯二

    元剧俗语,犹如说的的确确。“卯”又作“确”“丁”又作“的”。元代无名氏《抱妆盒》第三折:“要说个丁一卯二,不许你差三错四。”无名氏《杀狗劝夫》第四折:“我说的丁一确二,你说的巴三览四。”又关汉卿《蝴蝶

  • 秦氏髻

    《宋书》卷二十一《乐志三》:《艳歌罗敷行》:“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汉.乐府描写采桑美女秦罗敷时,有“头上倭堕髻”之语。后用为咏美女发式之典。唐.韦庄《晚春》:“娥娥秦氏

  • 江夏黄

    同“江夏黄童”。清曾国藩《寄弟》诗之二:“咄咄延平剑,英英江夏 黄。”

  • 生死而肉骨

    使死者复生,使枯骨生肉。 比喻恩德极大。语出《左传.襄公二十二年》:“吾见申叔父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杜预注:“已死复生,白骨更肉。”宋.陈亮《谢郑侍郎启》:“生死肉骨之恩,今焉创见。”明.马中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