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伶伦凤律

伶伦凤律

吕氏春秋.古乐》:“昔黄帝伶伦作为律。伶伦自大夏之西,乃之阮隃之阴。取竹于嶰溪之谷,以生空窍厚钧者,断两节间,其长三寸九分而吹之,以为黄钟之宫,吹曰舍少。次制十二筒,以之阮隃之下,听凤皇之鸣,以别十二律。其雄鸣为六,雌鸣亦六,以比黄钟之宫,适合,黄钟之宫皆可以生之,故曰黄钟之宫,律吕之本。”《汉书.律历志》“阮隃之阴”作“昆仑之阴”、“伶伦”作“泠纶”。后因以“伶伦凤律”为创制音律的典故。唐元稹《有鸟》诗之十五:“有鸟有鸟皆百舌,舌端百啭声咄㗌。先春尽学百鸟啼,真伪不分听者悦。伶伦凤律乱宫商,盘木天鸡误时节。”


【典源】 《吕氏春秋·仲夏纪·古乐》:“昔黄帝令伶伦作为律。伶伦自大夏之西。乃之阮隃之阴。取竹于嶰(xie)谿之谷,以生空窍厚钧者,断两节间,其长三寸九分,而吹之以为黄钟之宫,吹曰舍少。次制十二筒,以之阮隃之下,听凤皇之鸣,以别十二律。其雄鸣为六,雌鸣亦六,以比黄钟之宫适合,黄钟之宫皆可以生之,故曰: 黄钟之宫,律吕之本。”《汉书·律历志》亦载,文大略同,“阮隃之阴”作“昆仑之阴”,“伶伦”作“泠纶”。

【今译】传说黄帝命乐官伶伦制定声律。伶伦从大夏往西,来到昆仑山北,在嶰谿之谷取得良竹,选择竹壁薄厚均匀的,从节间截断,制成律管,长度为三寸九分,以其声为黄钟之宫。又制成十二筒,按凤凰鸣声定为十二律。其中雄鸣为六 (六律),雌鸣也为六 (六吕)。

【释义】 后以此典指善知音律的人、艺人; 也用以形容精美的音乐或笛箫等。

【典形】 伶伦、伶伦凤律、伶伦管、伶伦学凤凰、伶伦游凤、伦伶、伦律、嶰谷黄钟、嶰谷伦、学凤鸣、嶰谷遗律、鸣凤之律、嶰谷枝、伶伦曲。

【示例】

〔伶伦〕 唐·柳宗元《青水驿丛竹》:“只应更使伶伦见,写尽雌雄双凤鸣。”唐·沈既济《任氏传》:“生长秦城,家本伶伦,中表姻族,多为人宠媵。”

〔伶伦凤律〕 唐·元稹 《有鸟二十章》:“伶伦凤律乱宫商,蟠木天鸡误时节。”

〔伶伦管〕 唐·张祜《叙诗》:“伶伦管尚在,此律谁能吹。”

〔伶伦学凤凰〕 宋·王安石《华藏院此君亭》:“烦君惜此根株在,乞与伶伦学凤凰。”

〔伶伦游凤〕 魏·阮籍《东平赋》:“是以伶伦游凤于昆仑之阳,邹子噏温于黍谷之阴。”

〔伦伶〕 魏·阮籍 《咏怀》 之二十二:“凤凰鸣参差,伦伶发其音。”

〔伦律〕 清·丘逢甲 《岁暮杂感》:“八风裂竹乖伦律,九日争桑拒羿弓。”

〔嶰谷伦〕 元·揭傒斯《奉题近臣所藏渭川千亩图》:“泪痕仿佛湘江女,律管参差嶰谷伦。”

〔学凤鸣〕 唐·陈子昂《修竹篇》:“不意伶伦子,吹之学凤鸣。”


猜你喜欢

  • 监门

    源见“侯嬴抱关”。指未得遇合、暂处困境的看门吏侯嬴。明 东子昂《咏古》之二:“监门与狗屠,感激怀好音。”【词语监门】   汉语大词典:监门

  • 钻核卖李

    《世说新语.俭啬》:“王戎有好李,卖之恐人得其种,恒钻其核。”《晋书.王戎传》亦载此事。王戎怕人得到他家好李的种子,故皆钻其核方卖,由此可见其鄙吝。后因用为形容人吝啬的典故。《幼学琼林》卷四花木:“王

  • 鲤鱼跳龙门

    源见“鱼化龙”。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之事。《南京歌谣.姐可愿做织女仙》:“三绣麒麟来送子,四绣鲤鱼跳龙门。”主谓 龙门,龙门山。传说鲤鱼跃过黄河龙门,就会变成龙。《坤雅·释鱼》:“俗说鱼跃龙门,过

  • 索米王门

    同“索米长安”。唐李贺《勉爱行二首送小季之庐山》之二:“辞家三载今如此,索米王门一事无。”

  • 橘树呼奴

    同“千头木奴”。唐郑谷《漂泊》诗:“鲈鱼斫脍输张翰,橘树呼奴羡李衡。”

  • 由基一箭中

    源见“百步穿杨”。形容箭术高超。唐罗隐《隐尝在江陵忝故中书白公叨蒙知遇今复重过渚宫感事悲身遂成长句》:“才怜曼倩三冬后,艺许由基一箭中。”

  • 石风

    同“石尤风”。明王思任《邹园》诗:“鹤行松雨后,猿啸石风前。”

  • 玉堂手

    源见“玉堂金马”。指翰林学士的手笔、文才。宋陈师道《谢端砚》诗:“挥翰吾非玉堂手,断金君有古人心。”【词语玉堂手】   汉语大词典:玉堂手

  • 一去不返

    《史记.刺客列传》载:荆轲入秦前,燕太子丹和宾客在易水边上为他送行。荆轲前而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唐代崔颢《黄鹤楼》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

  • 听鹂

    源见“双柑斗酒”。谓春游。清唐孙华《次和酬恺功院长见怀一百韵》:“暂时聊隐豹,暇日共听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