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二疏还乡”。指西汉疏广与侄疏受功遂身退,及时归隐。宋黄庭坚《寄上叔父夷仲》诗:“更怀父子东归得,手种江头柳十寻。”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后因以“吮卒”为将官爱兵之典。明徐渭《龛山凯歌》诗之八:“旗裹金疮碎朔风,军中吮卒有吴公。”【词语吮卒】 汉语大词
源见“楚宫腰”、“蝤蛴领”。谓腰肢纤细,颈项洁白如蝤蛴。形容女子体态优美。后蜀阎选《虞美人》词:“楚腰蛴领团香玉,鬓叠深深绿。”并列 腰肢纤细,颈项洁白如蝤蛴。形容女子体态美好。后蜀·阎选《虞美人》:
参见:披羊裘
水喻民,舟喻君。水能载舟,也能覆舟,民和君的关系也与水和舟的关系一样。《三国志.魏志.王基传》:“愿陛下深察东野之弊,留意舟水之喻,息奔驷于未尽,节力役于未困。”《资治通鉴.唐纪十三》载唐太宗亦曾以此
同“湘灵鼓瑟”。宋滕宗谅《临江仙》词:“帝子有灵能鼓瑟,凄然依旧伤情。”
指对交情不深的人说出恳切的意见。语出《战国策.赵策四》:“公之客独有三罪:望我而笑,是狎也;谈语而不称师,是倍也;交浅而言深,是乱也。”《后汉书.崔駰传》:“駰闻交浅而言深者,愚也。”明.陆深《燕闲录
源见“长城自坏”。借指国家所依赖的战将重臣。也比喻劲旅或国防力量。唐贺知章《送人之军》诗:“万里长城寄,无贻汉国忧。”偏正 中国秦朝修建的长城。①比喻守卫祖国的将领或军队。唐·李白《饯李副使藏用移军广
晋李密《陈情表》:“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因以“应门有儿”谓家中有可供使唤、照应门户的孩子或童仆。唐杜甫《秦州杂诗》之二十:“晒药能无妇,应门幸有儿。”
参见:大儿轻孔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