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倚马才”。形容文思敏捷,为文一挥而就。明陈子龙《喜袁临侯开庭郧阳却寄》诗:“檄书倚马销金甲,宾从投壶佐玉觞。”
①比喻生活无着落。宋古杭才《宦门子弟错立身》第十二出: “似这般失业,似这般逐浪随波,忍冷耽饥。” ②比喻倚权仗势。明杨慎《洞天玄记》第三折: “想这厮死无祷于天罪,妄行无耻不知非,至此也还不愧,只待
《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馀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成,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寿陵少年羡慕邯郸人走路的轻盈美妙姿态,遂远到邯郸去专事学习当地人行走的样子,可学来学去,总是不象,以至最后
《礼记.儒行》:“慕贤而容众,毁方而瓦合,其宽裕有如此者。”郑玄注:“去己之大圭角,下与众人小合也。”后以喻屈己从众。宋俞文豹《吹剑录》:“故《儒行》欲毁方瓦合,《老子》欲和光同尘。”亦指毁弃自己的原
源见“管中窥豹”。指事物的一部分,或谓见识不广。清蒲松龄《拟上征天下博学宏词亲考拣用以备顾问群臣谢表》:“一豹之斑,知不侔于台阁气象;千狐之腋,冀有补于藻火文章。”
唐杜甫《丽人行》诗:“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水,指曲江。后以“曲江丽人”泛称美人。宋程先《锁窗寒》词:“想曲江水边丽人,影沈香歇谁为主?”
同“紫泥书”。唐钱起《和万年成少府寓直》:“明朝紫书下,应问长卿才。”【词语紫书】 汉语大词典:紫书
源见“仲子灌园”。指陈仲子坚守节操、避世隐居之志。三国 魏阮籍《辞蒋太尉辟命奏记》:“昔荣期带索,仲尼不易其三乐;仲子守志,楚王不夺其灌园。”
《诗经.郑风.有女同车》:“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此是《有女同车》诗首章,意为:有一个女子与我同车,容貌美丽如同木槿花。她的行步像鸟儿翱翔,佩玉琼琚合拍作响。那
源见“江淹梦笔”。喻才士文笔。文通,江淹字。元白朴《满江红.重阳后二日王彦文并利用秦山甫相过小饮》词:“想象曾来神女赋,伤心似失文通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