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五十步笑百步

五十步笑百步

泛指所犯缺点或错误程度虽有不同,实质却没有两样。梁惠王问孟子,我对于治理国家,尽心竭力。河内遭灾,则移当地百姓于河东,而将河东粮食移往河内。河东遭灾,我也采取同样方法。看看邻国君主办理政事,没有人象我这样尽心。可是,邻国百姓并不见减少,而我的人民却不见增多,这是什么缘故?孟子回答道,大王您喜欢打仗,就让我拿战争打个比方:战鼓咚咚敲响,短兵已经相接,打了败仗的就抛下盔甲,拖着武器,狼狈逃窜,有的逃了百步才停下来,有的才逃五十步就停住了脚。这时,那个跑了五十步的人拿自己只后退五十来步远这点去讥笑后退上百步的人胆子小,您觉得如何?梁惠王说,不行。他只不过没有后退上百步罢了,可这也是逃跑呀。孟子说,您既然懂得这个道理,就不必巴望您国家的人民比邻国增多了。

【出典】:

孟子·梁惠王》上:“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例句】:

南朝宋·何承天《答宗居士书》:“昔之所谓道者,于形为无形,于事为无事,恬漠冲粹,养智怡神。岂独爱欲未除,宿缘是畏,唯见其有,岂复是过,以此嗤齐侯,犹五十步笑百步耳。”


主谓作战时逃跑五十步的人讥笑逃跑了一百步的人。后泛指缺点或错误的程度虽有所不同,但其实质是一样的。语本《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例]你也出了次品,还要讥笑他,不是~吗。△贬义。多用于彼此错误缺点不相上下方面。→不相上下 相去无几 未达一间同浴讥裸 ↔天差地远 千差万别


解释败逃五十步的人讥笑败逃一百步的人。后用来比喻缺点或错误的性质相同,只有情节或轻或重的区别。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梁惠王是战国时期魏国国君,即魏惠王,因为他即位九年后迁都至大梁(今开封),故又称梁惠王。有一次他对孟子说:“我对于国家真是费尽了心力。迁移饥民、赈济灾荒,从不落空。我曾经考察过邻国的政治,没有一个国家能像我这样替百姓打算的。可是,那些国家的百姓并不因此而减少,我的百姓也并不因此而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您喜欢战争,那就让我用战争来打个比方。战鼓咚咚一响,武器刚刚接触,就抛下盔甲拖着兵器向后逃跑。有的一口气跑了一百步停住脚,有的一口气跑了五十步停住脚。那些跑五十步的战士竟然耻笑跑一百步的战士,你觉得他们这么说行不行?”梁惠王说:“不行。只不过他们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但这也是逃跑呀。”

孟子说:“如果您懂得这个道理,那就不要再希望您的百姓比邻国多了。百姓如果能丰衣足食,天下就一定能够归服。但是如果丰年不知储存粮食,灾年不知赈济百姓,人饿死了,不怪自己,却归因于年成不好,这何异于拿着刀子杀死了人,却说这不是我杀的,而是兵器杀的。假如您不归罪于年成,而从政治上着手改革,励精图治,那么天下人民就都会来投奔您了。”

例句

你也出了次品,还要讥笑他,不是五十步笑百步吗?


【词语五十步笑百步】  成语:五十步笑百步汉语词典:五十步笑百步

猜你喜欢

  • 囊空如洗

    囊:口袋。口袋里空得像洗过一样。多用来形容没有钱。《警世通言》卷三二:“我非无此心,但教坊落籍,其费甚多,非千金不可。我囊空如洗,如之奈何!”《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五四回:“就以你我而论:办了多少年粮

  • 邹生哭

    源见“六月飞霜”。比喻忠良被谗遭冤。清吴兆骞《闰三月朔日将赴辽左留别》诗:“北燕漫说邹生哭,东海谁明孝妇冤?”

  • 秦氏髻

    《宋书》卷二十一《乐志三》:《艳歌罗敷行》:“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汉.乐府描写采桑美女秦罗敷时,有“头上倭堕髻”之语。后用为咏美女发式之典。唐.韦庄《晚春》:“娥娥秦氏

  • 第一流

    南朝.宋.刘义庆撰《世说新语.品藻》:“桓大司马(桓温)下都,问真长(刘惔字真长)曰:‘闻会稽王(司马昱)语奇进,尔邪(是这样吗)?’刘曰:‘极进,然故是第二流中人耳。’桓曰:‘第一流复是谁?’刘曰:

  • 下蔡城危

    同“下蔡迷”。唐李商隐《赠歌妓》诗之一:“水精如意玉连环,下蔡城危莫破颜。”

  • 范张鸡黍

    《文选》范云《赠张徐稷》李善注引谢承《后汉书》:“山阳范氏,字巨卿,与汝南张元伯(张劭)为友,春别京师,以秋为期。至九月十五日,杀鸡作黍,二亲笑曰:‘山阳去此几千里,何必至?’元伯曰:‘巨卿信士,不失

  • 山阳思旧

    同“山阳笛”。清宋琬《己酉正月过姜如农东莱草堂》诗之二:“山阳思旧泪,哀笛不胜愁。”

  • 毛骨

    《世说新语.赏誉》:“王右军……道祖士少(约)‘风领毛骨,恐没世不复见如此人。’”毛骨,此指人的风貌。晋.王羲之曾盛赞祖约毛骨不凡,毕生没见到第二个这样的人。后用为誉人风貌出众不凡之典。唐.杜甫《奉送

  • 防意如城,守口如瓶

    佛家语。意谓欲念要严加防范,就象守城防敌一样;说话要非常慎重,就象塞紧瓶口一样。 表示要摒除杂念,谨慎出言。语出唐.道世《诸经要集.择交部.惩过》引《维摩经》:“防意如城,守口如瓶。”宋.周密《癸辛

  • 调鼎为霖

    源见“盐梅和鼎”、“傅说霖”。指担任宰辅重臣。宋李纲《苏武令》词:“调鼎为霖,登坛作将,燕然即须平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