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予违汝弼

予违汝弼

违:过失。弼:纠正,辅助。 我有过失,你应当帮助我。 古代帝王勉励臣属随时帮助自己改正错误的话。语出《书.益稷》:“予违汝弼,汝无面从,退有后言。”孔安国传:“我违道,汝当以义辅正我。”《隋书.高熲等传.赞》:“君邪而不能正言,国亡而情均众庶。予违汝弼,徒闻其语;疾风劲草,未见其人。”唐.吴兢《贞观政要.公平》:“然自古圣哲之君,功成事立,未有不资同心,予违汝弼者也。”唐.沈询《授裴休中书门下平章事依前判盐铁制》:“人代天工,予违汝弼,悉乃心力,作吾股肱。”


并列 违,失之;弼,纠正。我有过失,你应匡正。语出《尚书·益稷》:“予违汝弼,汝无面从,退有后言。”唐·吴兢《贞观政要·公平》:“然自古圣哲之君,功成事立,未有不资同心,~者也。”△古代天子勖勉大臣进谏之词。


【词语予违汝弼】  成语:予违汝弼汉语词典:予违汝弼

猜你喜欢

  • 阮公屐

    同“阮孚屐”。清王士禛《自招隐登夹山入竹林寺》诗:“初蜡阮公屐,逝将访金粟。”

  • 陈人束阁

    源见“束之高阁”。谓老人弃置不用。宋刘克庄《念奴娇.自填曲子》词:“不必烦藜杖。陈人束阁,让他来者居上。”

  • 顾荣锡炙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顾荣在洛阳,尝应人请,觉行炙人有欲炙之色,因辍己施焉,同坐嗤之。荣曰:‘岂有终日炙之,而不知其味者乎?’后遭乱渡江,每经危急,常有一人左右己,问其所以,乃受炙人也。

  • 红炉点雪

    《高子遗书.会语七八》:“颜子克己,若红炉点雪,不必言难,天下归仁。”烧红的火炉上着一点雪立即融化。比喻聪明人一经点拨,立即悟解。清袁枚《随园诗话》四:“诗得一字之师,如红炉点雪,乐不可言。”见“洪炉

  • 酌醴焚枯鱼

    《文选》第二十一卷三国魏.应璩《百一诗》:“前者隳官去,有人适我闾。田家无所有,酌醴焚枯鱼。”唐.李善注:“蔡邕《与袁公书》曰:‘酌麦醴,燔乾鱼,欣然乐在其中矣。’”《百一诗》咏归隐田园生活。“酌醴焚

  • 焦尾琴

    《后汉书.蔡邕传》:“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后因以“焦尾琴”为琴的美称。元石子章《竹坞听琴》一折:“夜深了也,取下我这

  • 作威作福

    本指国君专行赏罚,独揽威权。后则表示妄自尊大,滥用权势。武王克商后,请商朝遗臣箕子介绍治国思想。箕子介绍说,只有天子才有权给人以幸福,只有天子才可以给人以惩罚,只有天子才可以吃美好的饭食,而臣下没有权

  • 偃师

    《列子.汤问》载:周穆王时,有巧匠名偃师。偃师谒见王,问与之同来者何人?对曰:“臣之所造能倡(俳优)者。”“穆王惊视之,趋步俯仰,信人也。巧夫顉其颐,则歌合律;捧其手,则舞应节;千变万化,惟意所适。王

  • 白衣挈壶

    同“白衣送酒”。宋苏轼《题李伯时〈渊明登篱图〉》诗:“白衣挈壶至,径醉还游遨。”

  • 名娃金屋

    源见“西施”、“金屋藏娇”。指春秋时吴王为西施建造的馆娃宫。宋吴文英《八声甘州.陪庾幕诸公游灵岩》词:“幻苍厓云树,名娃金屋,残霸宫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