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书带草

书带草

太平御览》卷九九四引(晋.伏琛)《三齐略记》曰:“不其城东有郑玄教授山,山下生草如薤,叶长尺余,坚纫(应作韧)异常。土人名作康成书带。”

后汉书.郡国志四.东莱郡》注引《三齐记》文稍有异。

东汉经学大师郑玄,字康成。他曾在不其城东山刊注诗书。山下长有一种似薤的长叶草,传说郑玄门下的学生取以束书,故当地人称之为“康成书带”,后因称“书带草”。后因用为咏草或咏文人藏书有关事之典。

宋.苏轼《书轩》诗:“亭下已生书带草,使君疑是郑康成。”宋.辛弃疾《玉楼春.寄题文山郑元英巢经楼》词:“遥知书带草边行,正在雀罗门里住。”


【典源】 《后汉书·郡国志四》 注引《三齐记》 曰:“郑玄教授不其山,山下生草大如薤 (xiè),叶长一尺余,坚刃异常,士人名曰康成书带。” 《太平御览》卷九九四亦载。

【今译】 汉代郑玄字康成,为著名的经学大师。他曾居不其山教授学生,山下长有像薤的草,叶长一尺多,异常坚韧,当地人称其为康成书带草。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讲经治学之所。

【典形】 草生书带、带草、临书喜带长、书带、书带草、郑草、郑家书带草、萦带草。

【示例】

〔草生书带〕 清·王士禛《陆放翁心太平庵砚歌》:“毕侯家近黉堂侧,草生书带纷葳蕤。”

〔带草〕 清·赵翼《寿刘可行舅兄八十》:“夜月琴声单父宰,春风带草郑公香。”

〔临书喜带长〕 南朝陈·刘删《咏青草》:“映袍怜色重,临书喜带长。”

〔书带〕 唐·刘禹锡《酬令狐留守巡内》:“墨池半在颓垣下,书带犹生蔓草中。”

〔书带草〕 宋·苏轼《书轩》:“庭下已生书带草,使君疑是郑康成。”

〔郑草〕 明·袁宏道《至日集山响斋》:“郑草终为带,杨经竟是虫。”

〔郑家书带草〕 明·袁宏道《尊经阁偶成》:“郑家书带草,随意满斋庭。”


【词语书带草】   汉语词典:书带草

猜你喜欢

  • 彭泽去

    源见“陶令归去来”。指为了保持气节而解印辞官。宋吴潜《满江红.九日郊行》词:“安得便如彭泽去,不妨且作山翁酩。”

  • 鸱夷没

    源见“伍胥潮”。指忠良遭到残害。唐骆宾王《夕次旧吴》诗:“行叹鸱夷没,遽惜湛卢飞。”

  • 玉山倾倒

    《世说新语.容止》:“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曰:‘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山公(即山涛)曰:‘嵇叔夜(嵇康字叔夜)之为人也,岩岩(高峻的样子)若孤松之独立;其

  • 黑王相公

    《宋史.王德用传》:“德用将家子,习知军中情伪,善以恩抚下,故多得士心。虽屡临边境,未尝亲矢石、督攻战,而名闻四夷,虽闾阎妇女小儿,皆呼德用曰‘黑王相公’”。宋王德用字元辅,相貌雄毅。面黑,颈以下则白

  • 解佩江滨

    同“汉皋解佩”。南朝 陈江总《宛转歌》:“已言采桑期陌上,复能解佩就江滨。”

  • 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缟

    弩:古代用扳机射箭的弓。末:指箭射出后的最末一段途程。鲁缟:山东曲阜出产的一种极薄的丝织品。 强弩所发的箭,飞行已达末程,连极薄的鲁缟也射不穿。 比喻强大的力量临近衰竭时,就不能起作用。语出《史记

  • 浸发

    宋《宣和书谱.张旭》:“张旭喜酒,叫呼狂走方落笔。一日酣醉,以发濡墨作大字,既醒视之,自以为神,不可复得。”后以“浸发”用为形容浪漫得神之作。唐.李贺《听颖师弹琴歌》:“谁看挟剑赴长桥?谁看浸发题春竹

  • 王良友笑

    《后汉书.王良传》载:王良受朝廷征召,行至荥阳,因病不能进,乃往访其友。友人不肯见,曰:“不有忠言奇谋而取大位,何其往来屑屑不惮烦也?”遂拒之。后以“王良友笑”,指因汲汲于仕宦而受友人讥笑。宋刘克庄《

  • 舜舞干戚

    《书.大禹谟》:“帝乃诞敷文德,舞干羽于两阶,七旬,有苗格。”干羽,古代舞者所执的舞具,文舞执羽,武舞执干。干羽,亦作“干戚”。后因以“舜舞干戚”喻以德化仁义服人。北周庾信有《舜舞干戚赞》。【典源】

  • 出关周史

    源见“紫气东来”。指弃官出关、西赴流沙隐遁的老子。借指弃官归隐。周史,周代的史官,老子曾为周之守藏史、柱下史,故称。宋刘克庄《水龙吟.丙辰生日》:“做取出关周史,莫做他、下山园 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