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乔迁

乔迁

诗经.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伐木”一诗是通过对宴请亲友时殷勤待客和醉饱欢舞的描写,歌颂人与人之间的知音友爱关系。开头六句是借鸟鸣奋飞求其友声以托物起兴。

又《孟子.滕文公上》:“吾闻出于幽谷,迁于乔木者;未闻下乔木而入于幽谷者。”

这是孟子批评陈相违背老师陈良的师道,放弃周公、孔子的学说而追随许行,鼓吹所谓“神农氏学说”,所作的比喻,说明人应往高处走的道理。

后以“乔迁”常指迁居,也常用以比喻地位处境的好转或官职的升迁。

唐.张籍《赠殷山人》诗:“满堂虚左待,众目望乔迁。”


乔迁”表示对他人搬进新居的祝贺之意。所谓 “乔迁之喜”即是恭贺之辞。

搬迁至新居,一般是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由差到好。“乔”有“高”的意思( 《尔雅·释诂》: “乔,高也。”) ,“乔迁”即 “高迁”,语出 《诗·小雅·伐木》: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乔木,就是高大的树木。鸟从低暗的幽谷灌木丛中,飞迁至高大明丽的树上,环境自然是彻底地改变了,以此比喻人的搬迁新居,自然是值得庆贺的了。所以,“乔迁”即为贺人搬迁新居之辞。

另外,由于 “乔迁”即 “高迁”之意,故 “乔迁”又表示贺人官职升迁之意。唐·张籍 《赠殷山人》: “满堂虚左待,众目望乔迁。”此句即用此典。


【词语乔迁】   汉语词典:乔迁

猜你喜欢

  • 负俎

    源见“伊尹荷鼎自进”。干世以求进用。晋葛洪《抱朴子.任命》:“士以自衒为不高,女以自媒为不贞,何必委洗耳之峻标,效负俎之干荣哉!”【词语负俎】   汉语大词典:负俎

  • 元龙百尺

    同“元龙百尺楼”。清祁寯藻《屋有土坑火则燥不火则湿毁之重劳乃叠床其上戏为高眠诗》:“元龙百尺那敢拟,太丘一榻真长悬。”

  • 延州空挂

    源见“季札挂剑”。悼念凭吊亡友。春秋 吴公子季札本封延陵,复封州来,因以“延州”借指季札。宋王安石《追伤河中使君修撰陆公》诗:“海曲冷云埋拱木,延州空挂暮年悲。”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清顾炎武《日知录.正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后遂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谓国家兴衰,每个人都有责任。孙中山《孙文学说——行易知难》七章:“吾国人果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则人人当自奋

  • 倚门之训

    源见“门闾之望”。指母亲望儿平安归来的训诲。《晋书.潘岳传论》:“蔑弃倚门之训,干没不逞之间。”

  • 金砺用

    《尚书.商书.说命上》:“(高宗)命之曰:‘……若金,用汝作砺。’”旧题汉.孔安国传:“铁须砺以成利器。”“金砺”即磨刀石。传说殷高宗曾将其相傅说喻作金砺,赞誉其辅弼治国之功。后以“金砺用”喻指贤相或

  • 初生牛犊不畏虎

    同“初生之犊不惧虎”。陈立德《前驱》五:“‘初生牛犊不畏虎’,万先廷就像一只这样的牛犊。他似乎永远不会感到自己面前会有难以逾越的困难。”

  • 乘龙快婿

    同“乘龙佳婿”。峻青《海啸》三章:“实际上,谁也不知道他申家大院里什么时候有了这么一个威风凛凛的乘龙快婿。”偏正 《艺文类聚》卷40引晋·张与《楚国先贤传》:“孙俊,字文英,与李元礼俱娶太尉桓焉女。时

  • 珠玉在傍

    见“珠玉在侧”。宋·秦观《与李德叟简》:“今时交游中以文墨自业者未见其比,所谓~,觉人形秽,信此言也。”※傍,不读作bàng。【词语珠玉在傍】  成语:珠玉在傍

  • 盛德之形容

    见〔美盛德之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