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乔迁

乔迁

诗经.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伐木”一诗是通过对宴请亲友时殷勤待客和醉饱欢舞的描写,歌颂人与人之间的知音友爱关系。开头六句是借鸟鸣奋飞求其友声以托物起兴。

又《孟子.滕文公上》:“吾闻出于幽谷,迁于乔木者;未闻下乔木而入于幽谷者。”

这是孟子批评陈相违背老师陈良的师道,放弃周公、孔子的学说而追随许行,鼓吹所谓“神农氏学说”,所作的比喻,说明人应往高处走的道理。

后以“乔迁”常指迁居,也常用以比喻地位处境的好转或官职的升迁。

唐.张籍《赠殷山人》诗:“满堂虚左待,众目望乔迁。”


乔迁”表示对他人搬进新居的祝贺之意。所谓 “乔迁之喜”即是恭贺之辞。

搬迁至新居,一般是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由差到好。“乔”有“高”的意思( 《尔雅·释诂》: “乔,高也。”) ,“乔迁”即 “高迁”,语出 《诗·小雅·伐木》: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乔木,就是高大的树木。鸟从低暗的幽谷灌木丛中,飞迁至高大明丽的树上,环境自然是彻底地改变了,以此比喻人的搬迁新居,自然是值得庆贺的了。所以,“乔迁”即为贺人搬迁新居之辞。

另外,由于 “乔迁”即 “高迁”之意,故 “乔迁”又表示贺人官职升迁之意。唐·张籍 《赠殷山人》: “满堂虚左待,众目望乔迁。”此句即用此典。


【词语乔迁】   汉语词典:乔迁

猜你喜欢

  • 后难居上

    源见“后来居上”。指年资浅的新进之士难以后来居上。宋李廷忠《谢王枢使荐举启》:“后难居上,远不间亲。”

  • 春鹃啼血

    源见“望帝啼鹃”。指杜鹃鸟哀啼,用以渲染离别愁情。明阮大铖《燕子笺.笺合》:“想到自家根节,秋至也,兀自个春鹃啼血。”

  • 卫玠洛阳车

    同“卫玠羊车”。明杨慎《百花潭送人之楚》诗:“不数潘安 河内县,堪留卫玠洛阳车。”

  • 斩蛇逐鹿

    源见“赤帝子”、“中原逐鹿”。喻消灭敌人,争夺天下。明张凤翼《红拂记.同调相怜》:“风尘暗四郊,奋英豪,斩蛇逐鹿谁能料?”并列 比喻封建时代群雄角逐,争夺统治权。语本《史记·高祖本纪》:“高祖被酒,夜

  • 狐裘三十年

    《孔子家语.曲礼子贡问第三十九》:“孔子曰:‘晏平仲(注:即齐相晏婴)祀其先祖,而豚肩不揜豆(注:揜通掩;豆,古代食器,多用于祭祀;豚肩,即豚膊),一狐裘三十年,贤大夫也。’”此事又见《礼记.檀弓》。

  • 英雄入彀

    《庄子.德充符》:“游于羿之彀中。”成玄英疏:“其矢所及,谓之彀中。”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述进士上篇》:“文皇帝(指唐太宗)修文偃武,天赞神授,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 大王风

    《文选》卷十三战国楚.宋玉《风赋》:“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宋玉、景差侍。有风飒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宋玉对曰:‘此独大王之风耳,庶人安得而共之?’”战国宋玉在《

  • 尽忠报国

    竭尽忠心,报效国家 颜之仪(523-591年),字子升,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幼颖悟,三岁能读《孝经》。及长,博涉群书,好词赋。北周宣帝宇文赞时任御正中大夫,犯颜直谏。隋代周后,出任集州刺史。北周

  • 翘材之阁

    源见“东阁招贤”。指招致才学颖异之士的地方。宋李廷忠《谢王枢使荐举启》:“三鳣地冷,幸依通德之门;一鹗天高,误入翘材之阁。”

  • 天下为公

    古指君位不为一家所私有,后则成为一种美好社会的政治理想。孔子说,如果儒家治国平天下的学说切实推行,那么世上君主就不应把君位传于自己的子孙,而应该选拔德高望重、才能杰出的人来担任。他们讲究信用,团结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