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丹砂井

丹砂井

葛洪《抱朴子.仙药》:“余亡祖鸿胪少卿曾为临沅令,云此县有廖氏家,世世寿考,或出百岁……疑其井水殊赤,乃试挖井左右,得古人埋丹砂数十斛,去数尺。此丹砂汁因泉渐入井,是以饮其水而得寿。”后遂以“丹砂井”指道家所谓的含丹水井,人食其水可长寿。唐王维《林园即事寄舍弟紞》诗:“徒思赤笔书,讵有丹砂井?”


【典源】 《抱朴子·仙药》:“有廖氏家,世世寿考,或出百岁,或八九十。后徙去,子孙转多夭折。他人居其故宅,复如旧,后累世寿考。由此乃觉是宅之所为,而不知其何故,疑其井水殊赤,乃试掘井左右,得古人埋丹砂数十斛,去数尺,此丹砂汁因泉渐入井,是以饮其水而得寿。”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三亦载,文略。

【今译】 古代有一廖姓人家,世代长寿,有的年逾百岁,有的八九十岁。后迁徙他乡,其子孙便多有夭折。而别人住进廖家旧宅,也变得代代长寿。因此人们认为这与此宅有关,却不知是何原因,见宅旁井中水很红引起怀疑,就试着在井的周围挖掘,挖出古人埋下的几十斛丹砂。原来是丹砂随泉水渗入井中,人饮而得以长寿。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炼丹求药事。

【典形】 丹井、丹砂井、丹砂久窖、井有丹砂、廖井、饮丹有井、丹砂旧井泉、丹砂染泉。

【示例】

〔丹井〕 明·陈子龙《登神山仙馆》:“丹井可能穿地底,裁书谁报洞庭君。”

〔丹砂井〕 唐·王维《林园即事寄舍弟紞》:“徒思赤笔书,讵有丹砂井。”

〔丹砂久窖〕宋·苏轼《楼观》:“丹砂久窖井水赤,白术谁烧厨灶香?”

〔井有丹砂〕 宋·苏轼《与叶淳老等同相视新河》之一:“一庵闲卧洞霄宫,井有丹砂水长赤。”

〔廖井〕 宋·苏轼《和陶读〈山海经〉》之八:“廖井窖丹砂,红泉涌寻常。”

〔饮丹有井〕 北周·庾信《周柱国纥干弘神道碑》:“饮丹有井,浇泉无菊,功存柳林, 身在��木。”


【词语丹砂井】   汉语词典:丹砂井

猜你喜欢

  • 馆陶园

    《汉书.东方朔传》:“帝姑馆陶公主号窦太主……主寡居,年五十余矣,近幸董偃……爰叔(谓偃)曰:‘顾城庙远无宿宫,又有荻竹籍田,足下何不白主献长门园?此上所欲也……’偃顿首曰:‘敬奉教。’入言之主,主立

  • 张尹眉

    源见“张敞画眉”。指女子的秀眉。用以喻新月。唐宋之问《望月有怀》诗:“张尹将眉学,班姬取扇俦。”

  • 布鼓雷门

    布鼓:用布蒙的鼓。雷门:古时会稽(今浙江绍兴)城门名。传说雷门上有大鼓,击之可声闻洛阳。汉代益州刺史王尊被任命为东平(今山东东平县东)王相。当时东平王凭仗着自己是皇帝至亲,骄横奢侈而不遵守法度,使前任

  • 龙阳

    源见“龙阳泣鱼”。指男色。《红楼梦》九回:“〔薛蟠〕偶动了龙阳之兴,因此,也假说来上学。”【词语龙阳】   汉语大词典:龙阳

  • 箕裘弓冶

    源见“克绍箕裘”。比喻先辈的优良传统和事业。柳亚子《读史》诗之八:“莫漫生儿薄景升,箕裘弓冶苦难凭。”并列 善于冶铸、制弓者的儿子必定会根据其技艺制造裘衣、簸箕。比喻儿孙定能继承祖辈传下的事业。语本《

  • 解铃系铃

    明.瞿汝稷《指月录》卷二十三“法灯”:“金陵清凉〔寺〕泰钦法灯禅师在众日,性豪逸,不事事,众易之,法眼独契重。眼一日问众:‘虎项金铃,是谁解得?’众无对。师适至,眼举前语问,师曰:‘系者解得。’眼曰:

  • 昭王买骏

    同“燕昭市骏”。明陈子龙《寒夜行兼忆舒章》诗:“荆卿期客天上来,昭王买骏人间路。”

  • 天之将丧斯文

    老天爷将要毁灭文化。 常指文化事业遭到某种意外的摧残。语出《论语.子罕》:“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唐.卢藏用《

  • 相如返临邛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天子以为然,乃拜相如为中郎将,建节往使。……至蜀,蜀太守以下郊迎。县令负弩矢先驱,蜀人以为宠。于是卓王孙,临邛诸公皆因门下献牛酒以交欢。卓王孙喟然而叹,自以得使女尚司马长卿晚

  • 麋鹿群

    南朝梁.梁元帝萧绎《金楼子.兴王》:“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饿于首阳,依麋鹿以为群。”古文中有关于古代隐士隐居山林与麋鹿同群的记载。后将“麋鹿群”用作喻咏高士隐遁之典。唐.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其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