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中散琴

中散琴

三国志.魏书.王粲传》附《嵇康传》南朝宋.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康临刑自若,援琴而鼓,既而叹曰:‘雅音于是绝矣!’”《晋书.嵇康传》:“嵇康字叔夜,谯国铚人也。”“拜中散大夫。常修养性服食之事,弹琴咏诗,自足于怀。”

三国魏.嵇康善弹琴,临刑前奏《广陵散》曲,自叹因自己死去此名曲将失传。后用为咏琴心琴趣之典。

唐.田游岩《弘农清岩曲有磐石可坐宋十一每拂拭待余寄诗赠之》诗:“风来应啸阮,波动可琴嵇。”张昌宗《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诗:“叔夜弹琴歌白雪,孙登长啸韵清风。”司马逸客《雅琴篇》诗:“将军塞外多奇操,中散林间有正声。”李颀《题少府监李丞山池》诗:“窗外王孙草,床头中散琴。”


猜你喜欢

  • 张楷雾

    源见“五里雾”。指云雾。宋文同《华山》诗:“岩头漠漠卫卿云,谷口纷纷张楷雾。”

  • 案同梁举

    同“案举相当”。清赵怀玉《沁园春.次韵答归佩珊女史》词:“问几人修到,案同梁举,一灯吟处,花共江开。”

  • 胡椒八百斛

    《新唐书.元载传》:“及死,籍其家,钟乳五百两,召分赐中书、门下台省官,胡椒八百石,它物称是。”《书言故事》作“胡椒八百斛”。后用为贪官污吏聚敛财富之典。宋方岳《山居十六咏.着图书所》:“钟乳三千两,

  • 桥梓

    《尚书大传.周传.梓材》:“伯禽与康叔朝于成王,见乎周公,三见而三笞之。二子有骇色,乃问于商子曰:‘吾二子见于周公,三见而三笞之,何也?’商子曰:‘南山之阳有木名桥,南山之阴有木名梓,二子盍往观焉。’

  • 象以齿焚其身

    齿:指象牙。焚:读“偾”,毁坏。 象因有了珍贵的象牙而招致捕杀。 比喻因怀财而招祸。语出《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象有齿以焚其身,贿也。”孔颖达疏引服虔曰:“焚,读曰偾。偾,僵也。”汉.五符《潜夫

  • 拥书城

    源见“坐拥百城”。谓在书斋读书。孙为霆《解三酲.病起小饮忆曩日白门广陵之欢渺如隔世赋此自遣》套曲:“喜幽栖得近神仙境,镇日里拥书城。”【词语拥书城】   汉语大词典:拥书城

  • 争桑

    指春秋时楚国与吴国女子为争采边地之桑叶而互相仇杀攻打。后用此典比喻因民间争端而引起战祸。当初,楚国边境城卑梁(今安徽天长县西北)氏少女与吴国边境城女子为采摘桑叶之事争吵,两家发怒,互相仇杀;两国边城的

  • 乞火人

    源见“束缊请火”。指推荐贤士的人。唐杜牧《寄崔钧》诗:“自惭扫门士,谁为乞火人?”【词语乞火人】   汉语大词典:乞火人

  • 枚皋诣阙

    《汉书.枚乘传》附《枚皋传》:“乘在梁时,取皋母为小妻。乘之东归也,皋母不肯随乘。……皋与母居。年十七,上书梁共王,得召为郎。三年,为王使,与冗从争,……皋亡至长安,上书北阙,自陈枚乘之子。上得之大喜

  • 背城而战

    见“背城借一”。《左传·哀公十一年》:“~,不属者非鲁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