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丝恩发怨

丝恩发怨

形容极细小的恩怨。《资治通鉴.唐纪.文宗太和九年》:“是时李训、郑注连逐三相,威震天下,于是平生丝恩发怨,无不报者。”


并列 比喻像细丝细发似的恩惠和仇怨。《资治通鉴·唐文宗太和九年》:“是时李训、郑注连逐三相,威震天下,于是平生~无不报者。”△多用于描述微细的状况。→滴水之恩 一剑之仇 ↔深仇大恨


【词语丝恩发怨】  成语:丝恩发怨汉语词典:丝恩发怨

猜你喜欢

  • 御侮

    抵御外侮。《诗.大雅.绵》:“予曰有御侮。”又《小雅.常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阋( ㄒㄧˋ xì 隙):争吵。务:通“侮”。《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引作“外御其侮”。【词语御侮】   汉语

  • 桑林祷

    源见“汤祷桑林”。谓祈雨。《三国志.郤正传》:“阳盱请而洪灾息,桑林祷而甘泽滋。”【词语桑林祷】   汉语大词典:桑林祷

  • 腐胁穿肠

    《晋书.周凯传》:“初,凯以雅望获海内盛名,后颇以酒失,为仆射,略无醒日,时人号为‘三日仆射’。庾亮曰:‘周侯末年,所谓凤德之衰也(参见“凤歌”)。’凯在中朝时,能饮酒一石,及过江,虽日醉,每称无对。

  • 扼腕

    握持手腕,表示精神振奋,亦作“搤腕”。《战国策.魏策》:“天下之游士,莫不日夜扼腕瞋目切齿以言纵之便,以说人主。”瞋( ㄔㄣ chēn 嗔)目:睁大眼睛瞪人。【词语扼腕】   汉语大词典:扼腕

  • 徐市邀

    参见:徐市载女

  • 鬼蜮

    源见“含沙射影”。喻指用心险恶、暗中伤人的小人。宋苏轼《孔北海赞》序:“而曹操阴贼险狠,特鬼蜮之雄者耳。”【词语鬼蜮】   汉语大词典:鬼蜮

  • 煮泉

    意谓煮泉水为茶。宋代梅尧臣《七品.茶》诗:“安得一见之,煮泉相与夸。”

  • 耳学

    《文子.道德》:“故上学以神听,中学以心听,下学以耳听。以耳听者学在皮肤,以心听者学在肌肉,以神听者学在骨髓。故听之不深,即知之不明。”后因指仅凭听闻所得为“耳学”。《宋书.沈庆之传》:“庆之厉声曰:

  • 契阔

    307 ① 久别的情愫。《后汉书。范冉传》:“行路急猝,非陈契阔之所,可共前亭宿息,以叙分隔。”【词语契阔】   汉语大词典:契阔

  • 月车

    源见“月御”。神话传说中月亮所乘的车子。亦借指华丽的车子。唐王勃《九成宫颂》:“赤骝俟驾,苍虬按节。月车宵移,星闱晓列。”明 无心子《金雀记.临任》:“不识河中金雀女,可能再会月车人。”【词语月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