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不速之客

不速之客

不经招请而自来的客人。《易.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孔颖达疏:“速,召也。不须召唤之客有三人来。”


偏正 速,邀请。无邀请而上门来的客人。语出《易经·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告”。柳建伟《都市里的生产队》:“一日,我让妻在家帮我整理病历,两个~来了我的家。”※速,不要理解为“迅速、快”。△指你不请自到的客人。


不请而至的客人谓之 “不速之客”。那么,“速”是什么意思呢?就是 “请”吗?

《易·需》: “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疏: “速,召也。不需召唤之客有三人自来。”《尔雅·释言》: “速,征也、召也。”《诗·召南·甘棠》: “谁谓女无家? 何以速我狱! ”传: “速,召也。”《诗·小雅·伐木》: “既有肥羚,以速诸父。”“速”训同。《吕览·分职》: “令召客者酒酣。”高诱注: “召,请也。”

至此,问题似乎解决了,“速”就是 “召”、“请”的意思。

然而,“速”为什么有 “召”、“请”之意呢?

原来, “速”乃 “”之借字。 《说文·言部》: “, 旋促也。” ,《说文·食部》云,“申时食也”,即下午四五点钟的饭食。此时吃饭,“需要催请”。因此,“速”() 有催 “请”之义。这是王宁先生 《训诂学原理》中溯本求源之例,实在令人高山仰止。

现代语言中, “不速之客”一语在一定场合又指突然而至的暴客、歹徒,此系 “不速”之义而来。


【词语不速之客】  成语:不速之客汉语词典:不速之客

猜你喜欢

  • 江皋珠佩

    同“江妃玉佩”。明杨珽《龙膏记.藏春》:“似江皋珠佩相投,又谁知是弓蛇杯酒。”

  • 朱门酒肉臭

    朱门:旧指官宦显贵之家。 富贵人家酒肉吃不完,任其臭腐。 极言豪富之家生活奢侈浪费。语出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周代《晚晴小集.江城舞台姐妹》:“在那个灯红

  • 坐春风

    同“如坐春风”。清袁枚《闻香林尚书往浙巡勘海塘》诗之二:“仰看卿月光虽远,曾坐春风梦未忘。”【词语坐春风】   汉语大词典:坐春风

  • 黄熊入寝

    《左传.昭公七年》:“郑子产聘于晋。晋侯(平公)有疾,韩宣子逆客,私焉(指私语)曰:‘寡君寝疾,于今三月矣,并走群望(杜预注:晋所望祀山川,皆走往祈祷),有加而无瘳。今梦黄熊入于寝门,其何厉鬼也?’对

  • 日中则昃,月满则亏

    太阳到正午就要偏西,月亮盈满就要亏缺。比喻事物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就要向相反的方向转化。《易.丰》:“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唐 杨炯《大唐益州新都县学先圣庙堂碑文》:“日中则昃,动静

  • 鱼水乐

    同“鱼水契”。陈子范《狂吟》诗之二:“忍说君臣鱼水乐,匈奴不是霸王才。”

  • 蕉阴覆鹿

    同“蕉覆鹿”。清王鹏运《水龙吟》词:“颓然一笑,玉山自倒,春生梦寐。我已相忘,蕉阴覆鹿,槐根封蚁。”

  • 呼卢喝雉

    《晋书.刘毅传》:“后在东府聚,摴蒲大掷(注:摴蒲,又作樗蒱,是一种掷骰决胜负的博戏名称),一判至数百万。余人并黑犊以还,惟刘裕及毅在后。毅次掷得雉,大喜,褰衣绕床叫。谓同坐曰:‘非不能卢,不事此耳。

  • 铜驼烟雨

    同“铜驼荆棘”。宋张炎《思佳客.题周草窗〈武林旧事〉》词:“铜驼烟雨栖芳草,休向江南问故家。”

  • 裈虱

    源见“虱处裈”。后比喻虚伪、迂腐、守礼求荣而局促难安的“正人君子”。金元好问《放言》诗:“井蛙奚足论,裈虱良足羞。”【词语裈虱】   汉语大词典:裈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