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不肯过江东

不肯过江东

史记.项羽本纪》:“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音yǐ,整船靠岸)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自刎而死。”

公元前202年,项羽被刘邦等围困垓下,决战失利,粮尽援绝,突围南走,至乌江,以无面目见江东父老,沽名过甚,誓不过江东,自刎身亡。历代文人多以“不肯过江东”,用为赞誉壮烈义气之典,也可以用以鉴戒沽名脆弱之失。

宋.李清照《乌江》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后句则化用其事,别出新意,一反世俗。


【词语不肯过江东】  成语:不肯过江东

猜你喜欢

  • 唱歌云欲聚

    源见“响遏行云”。形容歌声嘹亮,优美动听。北周庾信《游山》诗:“唱歌云欲聚,弹琴鹤欲舞。”

  • 怨声盈路

    见“怨声载道”。《魏书·高肇传》:“肇既当衡轴,每事任己,本无学识,动违礼度,好改先朝旧制,出情妄作,减削封秩,抑黜勋人,由是~矣。”【词语怨声盈路】  成语:怨声盈路

  • 公田之秫

    同“公田种秫”。唐王维《送郑王赴任新都序》:“杜陵解印,时卖故侯之瓜;彭泽无官,讵有公田之秫?”

  • 先觉先知

    同“先知先觉”。宋 陈亮《谢陈同知启》:“古心古貌,读前辈未见之书;先觉先知,得累圣不传之学。”见“先知先觉”。宋·陈亮《谢陈同知启》:“古心古貌,读前辈未见之书;~,得累圣不传之学。”【词语先觉先知

  • 拂衣男子

    源见“拂衣”。借指弃官归隐者。清袁枚《庄念农明府就按白下予与晴江介庵往讯平安赋诗奉慰》之一:“拂衣男子关心甚,收得杨彪考竟无?”

  • 上书梁狱

    同“梁狱上书”。清吴兆骞《感怀诗呈家大人》:“授简圜扇思夏胜,上书梁狱泣邹阳。”

  • 曲突徙薪

    曲突:把烟囱改建成弯的。徙薪:搬走炉灶旁的柴草。语出《汉书·霍光传》。传说有人到某家去作客,看见这户人家的炉灶烟囱是直的,灶旁堆满了柴草。客人对主人说:快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搬走炉灶旁的柴草,否则将发生

  • 夜雨对床

    唐.韦应物《示全真元常》诗:“宁知风雨夜,复此时床眠。”夜雨声里,同床谈心。后因以“夜雨对床”用为兄弟或亲友久别重逢,彻夜欢聚的典故。宋.苏轼《东坡诗.卷十六.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

  • 恨不相逢未嫁时

    言已婚男女相悦,不能结合之憾。唐代张籍《节妇吟》:“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何不相逢未嫁时?”后人多引作“恨不相逢未嫁时”。【词语恨不相逢未嫁时】  成语:恨不相逢未嫁时汉语大

  • 鹊填

    源见“乌鹊填桥”。喜鹊填桥。借指济世。宋刘弇《鄱阳湖四十韵》:“鹊填功未议,鲸吸志应酬。何事轻思济,吾防果未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