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不平则鸣

不平则鸣

唐代韩愈《送孟东野序》:“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事物碰到不平就会发出声响。后用来比喻人遇到不平的事情,必然要奋起有所申诉和陈述。


连动 对不公平的事情发出不满的呼声。语本唐·韩愈《送孟东野序》:“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高和《越轨诉讼》:“当然,我跟程石也不能这后半辈子就泡到海兴法院的套套里,~嘛,咱们换个位置想想,你也就理解我们了。”△多用于情感方面。→愤愤不平 ↔忍气吞声。 也作“不平之鸣”。


【词语不平则鸣】  成语:不平则鸣汉语词典:不平则鸣

猜你喜欢

  • 缑山弄箫

    源见“王乔控鹤”。借指过悠闲的隐居生活。明 王錂《春芜记.访友》:“因此上箕山挂瓢,缑山弄箫,幽怀尽付闲花草。”

  • 芳草王孙

    汉 淮南小山《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后因用“芳草王孙”为思远怀人之典。前蜀韦庄《春日》诗:“红尘遮断长安陌,芳草王孙暮不归。”【词语芳草王孙】   汉语大词典:芳草王孙

  • 十字封侯

    《三国志.蜀书.王平传》:“王平字子均,巴西宕渠人也。……进位讨冠将军,封亭侯。……拜平前监军、镇北大将军。……平生长戎旅,手不能书,其所识不过十字,……”三国蜀镇北大将军王平,所识不过十字,但因战功

  • 火炎琬琰

    源见“玉石俱焚”。琬、琰皆为玉,因以“火炎琬琰”喻好人遭灾受害。唐柳宗元《弘农公复为大僚谨献诗五十韵以毕微志》:“火炎侵琬琰,鹰击谬鸾凤。”

  • 念老马

    源见“养老马”。比喻不忘曾出过力、有过贡献的老人。唐杜甫《桥陵诗三十韵因呈县内诸官》:“主人念老马,廨署容秋萤。”

  • 中原鹿

    同“中原秦鹿”。金元好问《三奠子》词:“江山埋王气,草木动威灵。中原鹿,千年后,尽人争。”

  • 故态狂奴

    源见“狂奴故态”。指狂放傲世的人。清黄遵宪《铁汉楼歌》:“先生湛然色不变,崛强故态犹狂奴。”

  • 齐相狐裘

    源见“晏子裘”。誉称节俭。清查慎行《敝裘》诗:“敢援齐相狐裘例,尚可随身十五年。”

  • 耕御路

    即将亡国的预兆。《晋书.五行志》“太和末,童谣曰:‘犁牛耕御路,白门种小麦。’及海西公被废,百姓耕其门以种小麦,遂如谣言。”

  • 鸥侣

    同“鸥鹭忘机”。宋魏了翁《感皇恩.和阎广安》词:“阴云掩映,天末扣阍无路。一鞭归去也,鸥为侣。”宋张楫《征招》词:“甚时江海去。算空负、白蘋鸥侣。”【词语鸥侣】   汉语大词典:鸥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