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不可救药

不可救药

病重到没有药可以治疗。比喻事情糟到无法挽救的地步。周朝卿士讽谏周厉王的一首诗中说,老天正在逞凶暴,不要这样乐陶陶。老夫真心进忠言,小子趾高气扬多骄傲。不是我年高说胡话,你却拿我开玩笑。坏事干得太多了,实在无法挽救了。

【出典】:

诗经·大雅·板》:“天之方虐,无然谑谑。老夫灌灌,小子蹻蹻。匪我言耄,尔用忧谑。多将熇(hé)熇,不可救药。”

【例句】: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今楚多淫刑,其大夫逃死于四方,而为之谋主,以害楚国,不可救疗。” 宋·胡宏《皇王大纪论·文侯之命》:“及其末年,怠惰放纵,不可救药,日以衰微。”


偏正 病重得无法医治。比喻无法挽救。语出《诗经·大雅·板》:“多将熇熇,不可救药。”徐兴业《金瓯缺》:“负责伐辽战役的最高权力机构宣抚使司恰巧就是这样一个腐朽的机构,而马扩不幸又是这个腐朽机构中的一匹~的害群之马。”△喻指无法挽救。 →气息奄奄 ↔蒸蒸日上。也作“不可救疗”、“不可救训”、“无可救药”。


解释救、药:挽救、救治。指病重得无法医治。比喻事态已严重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出处诗经·大雅·板》:“多将,不可救药。”

周厉王姬胡是西周第十位国君,他即位后,昏庸无道,贪财好利,一方面剥夺贵族权力,另一方面加重对劳动人民的剥削,试图将社会财富和资源完全垄断,因此招致了社会各个阶层的不满。针对人们的不满,周厉王又施行高压政策,派人监视民众的言行,谁敢妄加议论,就立即杀死。人民忍无可忍,群起反抗,周王朝的统治越来越不稳固。

面对这种情况,大臣凡伯极力劝谏周厉王改变暴虐的政治,挽救国家。《板》就是凡伯劝谏周厉王的一首长诗,其中一节写道:“上天正在逞威肆虐,不要这样盲目快乐。我的内心一片诚恳,小伙子们却骄傲自得。我所说的并非老昏之言,你们却拿来取笑戏谑。你们荼毒生灵,气焰日渐嚣张,真是病重得不能救治。”

可惜周厉王听不进任何意见,依旧我行我素,人民忍无可忍,于公元前841年发生暴动。平民和奴隶们拿起武器,冲进王宫,周厉王仓皇逃走。西周从此衰落下去,出现了分崩离析的局面。

近义病入膏肓

反义妙手回春

例句

做学问的人,如果患了穿凿的毛病,就将不可救药。


【词语不可救药】  成语:不可救药汉语词典:不可救药

猜你喜欢

  • 姜嫄生稷

    《史记.周本纪》:“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为帝嚳元妃。姜原出野,见巨人跡,心忻然说(同悦),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期,一周年),以为不祥,弃之隘巷,马牛过者皆辟不践;

  • 买山隐

    源见“支遁买山”。谓退隐。唐李白《北山独酌寄韦六》诗:“巢父将许由,未闻买山隐。道存迹自高,何惮去人近。”宋朱熹《水调歌头.次袁仲机韵》词:“何处车尘不到,有个江天如许。争肯换浮名?只恐买山隐,却要炼

  • 瓜冷镇心

    《南史.儒林传.郑灼传》:“灼性精勤,讲授多苦心热。若瓜时,辄偃卧,以瓜镇心,起便诵读,其笃志如此。”郑灼勤学多思,诲人不倦,烦心热之苦。瓜熟时,以瓜镇心,再读。后因以咏瓜,或咏笃志于学之典。《西昆酬

  • 青城鹧鸪啼

    元.脱脱等《金史.崔立传》:“四月壬辰,立以两宫、梁王、荆王及诸宗室皆赴青城,甲午北行,立妻王氏备杖卫送两宫至开阳门。是日,宫东三十七辆,太后先,中宫次之,妃嫔又次之,宗族男女凡五百余口,次取三教,医

  • 咸阳火

    《史记.项羽本纪》:“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晋书.成帝康帝纪论》:“凶徒既纵,神器阽危(神器,此指帝位;阽,音diàn,阽危,面临危险),

  • 仲宣楼

    源见“王粲登楼”。借指诗人登临抒怀之处。王粲,字仲宣。唐杜甫《短歌行赠王郎司直》:“仲宣楼头春色深,青眼高歌望吾子。”康有为《京破后狱囚皆放闻徐子静侍郎即奉赦免喜倒泪下》诗:“苦忆哀歌宋玉宅,何时把酒

  • 先号后笑

    《易.同人》:“九五,同人先号咷而后笑,大师克相遇。”后以“先号后笑”谓先凶后吉。南朝 梁 刘孝标《辩命论》:“然命体周流,变化非一。或先号后笑,或始吉终凶;或不召自来,或因人以济。”并列 先号啕痛哭

  • 功成身退

    源见“功成名遂”。谓大功告成后,自身隐退,不再作官。宋苏轼《赐韩绛上表乞致仕不允诏》:“功成身退,人臣之常。寿考康强,有不得谢。”见“功遂身退”。宋·欧阳修《渔家傲》:“定册~勇,辞荣宠,归来白首笙歌

  • 范张之志

    源见“范张鸡黍”。谓与朋友重义守信的心志。南朝 梁萧统《锦带书十二月启.黄钟十一月》:“既传苏 李之书,更共范 张之志。”

  • 披云雾,睹青天

    披开云雾,见到青天。比喻驱开黑暗,见到光明。乐广,字彦辅,南阳清阳(今河南南阳市南)人,晋惠帝时官至尚书右仆射,领吏部,代王戎为尚书令。其婿成都王颖和长沙王乂有隙。长沙王乂执政,对乐广心怀猜忌,加上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