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三移孟母

三移孟母

源见“孟母择邻”。喻指教子有方的贤德之母。元白朴《墙头马上》四折:“一个是八烈周公,一个是三移孟母。”


猜你喜欢

  • 楚邻

    源见“东墙窥宋”。代指美女。亦代指美女般的美好事物。宋范成大《次韵知郡安抚元夕赏倅厅红梅》之二:“真色生香绝世逢,烟光池面雨溶溶。楚邻不待施朱好,虢国翻嫌傅粉浓。”【词语楚邻】   汉语大词典:楚邻

  • 菟裘归计

    菟(Tú图)裘:春秋时鲁国地名。今山东泰安县南。 此典指鲁隐公说:我将在菟裘地方建盖住宅退隐。后以此典比喻谋地告老还乡。鲁隐公,姬息,是鲁惠公妾所生子。鲁惠公去世,姬息代理主持国政,就是鲁隐公。 鲁隐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蜡炬:蜡烛。 春蚕吐丝到死才会休止,蜡泪烧干了才肯化为灰烬。 原比喻恋人别后相思之苦。 后也比喻人们为着某种理想而执着地追求,至死不渝。语出唐.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 一条鞭

    明代中叶以后赋役方面的一项重要改革。明代赋役繁苛,人民负担极为沉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武宗正德年间开始改革赋役,到世宗嘉靖时期,南北都试行新法,最关键的就是一条鞭法。主要为简化税制,先将赋和役分别

  • 负石之死

    《庄子.让王》载:商汤伐夏桀,克之,欲以王位让给务光。“务光辞曰:‘废上,非义也;杀民,非仁也;人犯其难,我享其利,非廉也……’乃负石而自沉于庐水。”后以“负石之死”指抱石投水,示必死之决心。《晋书.

  • 不谋而同

    亦作“不谋而合”。谋:商议。事前没有商量,而意见或行动却相同。汉献帝建安中,阎行奉韩约之命出使曹操,甚得厚遇,被曹操推举为犍为太守,并让他劝说韩约归降。阎行为表示忠心,把父亲送入京都充宿卫,并游说韩约

  • 愧邓禹

    同“邓禹笑人”。明吴应箕《吁嗟行》:“君不见昔人寂寂愧邓禹,至今身名等丘墟。”

  • 桴入海

    源见“乘桴浮海”。指遁隐避世。宋王阮《陈弥高惠诗次韵言谢》:“我计已成桴入海,君行初以橘逾淮。”

  • 郢中律

    同“郢中曲”。唐杜荀鹤《和高秘书早春对雪登楼见寄之什》:“因酬郢中律,霜鬓数茎新。”【词语郢中律】   汉语大词典:郢中律

  • 牵羊礼

    《左传.宣公十二年》:“楚子(子指军队)围郑……郑伯肉袒(袒胸露臂)牵羊以逆(逆,迎接)。”郑国国君袒胸露臂,牵着羊,跪行到楚军营迎接楚军,是在行牵羊礼。这是古代战败者表示愿做臣仆的一种礼节。后因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