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三百青钱

三百青钱

全唐诗》二一七杜甫《逼仄行赠毕曜》:“速宜相就饮一斗,恰有三百青铜钱。”原注:“建中三年,置肆酿酒,斛收直三千。”

唐朝诗人杜甫在一首题为《逼仄行赠毕曜》的诗中,曾邀相就共饮,有“恰有三百青铜钱”之语。后因用为咏酒钱或酒之典。

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一折:“(我)则是杖头三百青钱挂,抵多少坐三日县官衙。”宋邓肃《栟榈集钞.自嘲》诗:“卷帘月色招人醉,三百青铜径自沽。”


猜你喜欢

  • 飞锡杖

    同“飞锡”。唐王维《过卢员外宅看饭僧共题》诗:“上人飞锡杖,檀越施金钱。”

  • 宗资主诺

    源见“啸诺”。指主管官在文件上画诺,表示同意照办。唐李瀚《蒙求》:“宗资主诺,成瑨坐啸。”

  • 塞耳偷铃

    同“掩耳盗铃”。《五灯会元.雪峰存禅师法嗣》:“如此见解,即是落空亡底外道,魂不散的死人,冥冥漠漠,无觉无知,塞耳偷铃,徒自欺诳。”偏正 把自己的耳朵塞住而去偷铃。比喻自己欺骗自己。宋·释普济《五灯会

  • 前倨而后恭

    倨:傲慢。 先前傲慢而后来恭敬。 形容对人态度由坏变好。语出《史记.苏秦列传》:“苏秦笑谓其嫂曰:‘何前倨而后恭也?’”《世说新语.排调》:“谢遏夏月尝仰卧,谢公清晨卒来,不暇著衣。跣外屋外,方蹑

  • 旁观者审,当局者迷

    旁观的看得清,当事者反而迷乱。审:明辨。亦作“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清代翟灏《通俗编.政治.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盐铁论》:‘从旁议者易是,其当局则乱。’”《旧唐书.元行冲传》,“当局称迷,旁观见审

  • 豕亥

    同“豕误”。宋曾巩《七月十四日韩持国直庐同观山海经》诗:“自笑成豕亥,更微注虫鱼。”清黄遵宪《感怀》诗:“读史辨豕亥,订礼分袒袭。”【词语豕亥】   汉语大词典:豕亥

  • 豉化莼丝

    同“豉下湖莼”。唐杜甫《陪王汉州留杜绵州泛房公西湖》诗:“豉化莼丝熟,刀鸣鲙缕飞。”

  •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熙熙:纷杂貌。攘攘:扰乱貌。 形容人们喧闹纷杂,皆为追求盈利而来来往往。语出《太平御览》卷四九六引《六韬》:“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史记.货殖列传》:“谚曰:‘千金之子,不死于

  • 汉家箫鼓

    源见“汉武横汾”。指汉王朝鼎盛景象。唐李益《同崔侍郎登鹳雀楼》诗:“汉家箫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

  • 山阳息马

    源见“归马放牛”。谓停止用兵。北周庾信《又移齐河阳执事文》:“实谓上方销剑,山阳息马,过兹御客,或慢重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