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三王冢

三王冢

太平御览》卷三四三引《列士传》:“千将、莫邪为晋君作剑(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一作“为楚王作剑”,《太平御览》卷三四三引《孝子传》作“为晋王作剑”),三年而成。剑有雄雌。天下名器也。乃以雌剑献君,留其雄者,谓其妻曰:‘吾藏剑在南山之阴,北山之阳,松生石上,剑在其中矣。君若觉(发觉献雌而留雄),杀我,尔生男,以告之。’及至,君觉杀干将。妻后生男,名赤鼻(《搜神记》作赤比),具以告之。赤鼻斫南山之松,不得剑,思于屋柱中得之。晋君梦一人眉广三寸,辞欲报仇。购求(指晋君欲出重金求捕梦中所见的报仇人)甚急。乃逃朱兴山中,遇客欲为报,乃刎首,(客)将以奉晋君。客令镬煮之头三日,三日跳不烂。君往观之,客以雄剑倚拟君,君头堕镬中,客又自刎,三头悉烂,不可分别。分葬之,名曰‘三王塚’(《搜神记》作“三王墓”)。”

太平御览》卷三六四引《吴越春秋》、《列异传》亦载其事。

古代有一位铸造家干将,为晋君造成雌雄二剑,把雄剑留藏在家中,只将雌剑献给了晋君。晋君知道后杀死干将。干将之子在朱兴山中遇到一客要替他报仇,便自刎而死。晋君下令搜捕梦中的报仇人,山中客便将人头献上,并请晋君列鼎镬煮头,三日不烂。晋君到镬前观看,客挥雄剑斩晋君头落镬中,然后自刎,三头入镬,一时悉烂,不能辨认。后分葬三处,名为“三王冢”。

后以“三王塚”用为为父复仇的典故。其中包含着奴隶反抗奴隶主阶级压迫的思想,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鲁迅《故事新编.铸剑》:“直到第二次鸡鸣,这才决定了一个最慎重妥善的办法,是:只能将三个头骨和王的身体放在金棺里落葬。”


猜你喜欢

  • 就日

    《史记.五帝本纪》:“帝尧者,放勋。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司马贞索隐:“如日之照临,人咸依就之,若葵藿倾心以向日也。”后以“就日”指对天子的崇敬和思慕。唐骆宾王《夏日游德州赠高四》

  • 耆指

    《礼记.曲礼上》:“六十曰耆,指使。”郑玄注:“指事使人也,六十不与服戎,不亲学。”后以“耆指”谓年老。宋程俱《自宽吟.戏效白乐天体》:“吾生忧患余,年忽见耆指。”【词语耆指】   汉语大词典:耆指

  • 弊梓擢秀

    参见:木荟豫章

  • 黄绢手

    源见“绝妙好辞”。指文才卓越的人。宋刘克庄《贺新郎.再用约字》词:“乐府今无黄绢手,问斯人,清唱何人酢?”

  • 鸾胶续

    同“鸾胶续弦”。宋 陶穀《风光好》词:“待得鸾胶续,断弦是何年?”

  •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参见: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见“失之毫厘,差之千里”。陶铸《崇高的理想》:“‘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开始的时候,就得有个算盘,才不致‘~’。”【词语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成语: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汉语大

  • 中副车

    同“击副车”。清顾炎武《秦皇行》:“博浪沙中中副车,沧海神人无奈何!”

  • 吾爱吾庐

    晋.陶渊明《读山海经》:“孟夏草木长,遶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诗歌表达了诗人隐居田园怡然自得的心情。后遂以此语寄寓幽居耕读的闲逸之情。元.

  • 同学少年多不贱

    少年时的同学现在多置身显贵。 旧时常用以感叹自身的功名蹭蹬。语出唐.杜甫《秋兴》:“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清.王晫《今世说.排调》:“王丹麓年逾四十,益复困顿。妇戏语曰:‘同学少年皆不贱

  • 莲花府

    同“莲幕”。唐李嘉祐《奉酬路五郎中院长新除工部员外见简》诗:“问绢莲花府,扬旗细柳营。”唐韩翃《赠别王侍御赴上都》诗:“西向洛阳归鄠 杜,回头结念莲花府。”【词语莲花府】   汉语大词典:莲花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