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七老会

七老会

唐代白居易于会昌五年二月二十一日在洛阳白家履道宅和老年友人相会宴饮赋诗,其中白居易和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皆年过七十,故称“七老会”。白居易有诗记其事,题为:“胡、吉、郑、刘、卢、张等六贤,皆多年寿,余亦次焉。偶于弊居,合成尚齿之会。七老相顾,既醉甚欢。静而思之,此会稀有;因成七言六韵以纪之,传好事者。”见《白居易集》卷三十七。


【词语七老会】   汉语词典:七老会

猜你喜欢

  • 柱石

    支撑屋梁的柱子和柱下的基石,比喻负有国家重任的大臣。《汉书.霍光传》:“将军为国柱石。”唐代颜师古注:“柱者梁下之柱;石者,承柱之础也。言,大臣负国重任,如屋之柱及其石也。亦称“柱石臣”。《汉书.元后

  • 鹍鹏化北溟

    同“鲲化”。清俞樾《春在堂随笔》卷五:“〔先大夫〕又曰:‘只怜燕市人如旧,未见鹍鹏化北溟。’谓是岁壬甫兄应兆试未售也。”

  • 惭海若

    源见“望洋兴叹”。借指因不如人家而自感惭愧。宋辛弃疾《哨遍.用前韵》词:“但教河伯、休惭海若,大小均为水耳。”

  • 风鹢

    同“风中鹢”。宋陆游《夜雨思括苍游》诗:“道心退惰如风鹢,世念坚强似火牛。”【词语风鹢】   汉语大词典:风鹢

  • 隐雾

    源见“南山雾豹”。谓隐遁待时。唐钱起《归义寺题震上人壁》诗:“尧皇未登极,此地曾隐雾。”【词语隐雾】   汉语大词典:隐雾

  • 穴处之徒

    指识见狭小浅近的人。穴处:处于洞穴之中,说目光不远大。《后汉书.隗嚣传》:“王之将吏,群居穴处之徒。”隗嚣:东汉成纪人,字季孟。王莽末,据陇西,称西州上将军。初封更始,旋属光武。后又叛附公孙述。光武西

  • 不教而战,是谓弃之

    不施行教练,便叫人去作战,这就叫抛弃他们。语出《论语.子路》:“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后多引作〔不教而战,是谓弃之〕。三国.蜀.诸葛亮《将苑.习练》:“夫军无习练,百不当一。习而用之,一可

  • 吹索

    同“吹毛求疵”。清陈确《大学辨二.答沈朗思书》:“《大学》首篇二百余言,岂无一言之合往训者,而弟必字字而驳之,不几于吹索乎!”【词语吹索】   汉语大词典:吹索

  • 灭此朝食

    常用于形容斗志坚决,但略含计划不周之意。公元前589年,齐国先后攻打鲁、卫。鲁、卫求救于晋。晋以大将郤克率领诸侯联军向东进攻并在鞌(今山东济南市)与齐国进行了一场激战。由于齐国连胜鲁、卫,齐国国君齐顷

  • 连城

    同“连城璧”。唐欧阳詹《瑾瑜匿瑕赋》:“终酬九年之积,不损连城之美。”宋赵蕃《次韵徐季纯见贻》:“郑人之璞周死鼠,昧者自谓怀连城。”【词语连城】   汉语大词典: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