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七步八叉

七步八叉

源见“七步成诗”、“八叉手”。相传曹植七步成诗,温庭筠凡八叉手而赋成八韵,后因以“七步八叉”形容才思敏捷。《儿女英雄传》三七回:“老爷道:‘七步八叉,具有成例;古人击钵催诗,我要击钵了。’”《歧路灯》一〇一回:“娄朴写完,笑道:‘旅次推敲未稳,恳二位老弟斧正。’绍闻道:‘七步八叉,浑如夙构。’”


并列 传曹植七步成诗,温庭筠八叉手成赋八韵。①形容文思敏捷。《歧路灯》101回:“娄朴写完,笑道:‘旅次推敲未稳,恳二位老弟斧正。’绍闻道:‘~,浑如夙构。’”△褒义。多用于表示文思快。②借指诗赋赛会。《儿女英雄传》37回:“~,俱有成例;古人击钵催诗,我要击钵了。”※叉,不读作chá。△多用于表示文艺创作方面。


【词语七步八叉】  成语:七步八叉汉语词典:七步八叉

猜你喜欢

  • 张绪态

    源见“张绪风流”。指柳条轻盈柔美的姿态。宋 杜安进《行香子》词:“黄金叶细,碧玉枝纤。初暖日、当乍晴天。向武昌溪畔,于彭泽门前。陶潜影,张绪态,两相牵。”【词语张绪态】   汉语大词典:张绪态

  • 三壶

    同“三山”。宋苏轼《予初谪岭南过田氏水阁今复过之戏留一绝》:“独秀江南知有意,要三二别四三壶。”【词语三壶】   汉语大词典:三壶

  • 吹笙王子

    源见“王乔控鹤”。指王子乔。金天羽《嵩山高》诗:“碧丛丛,高极天,吹笙王子冠列仙。”

  • 打毷?

    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既捷,列书其姓名于慈恩寺塔,谓之题名会……不捷而醉饱,谓之打毷?。”本指科举落第而饮酒解闷,后用为科举落第之典。《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原许乘龙须及第,未曾经打毷?;却教跨

  • 乞言

    《礼记.文王世子》:“凡祭,与养老、乞言、合语之礼,皆小乐正诏之于东序。”东汉.郑玄注:“养老、乞言,养老人之贤者,因从乞善言可行者也。”周文王的时候,提倡尊敬并赡养老年人,并注重向他们征求意见,叫做

  • 飞梁尘

    同“歌落梁尘”。唐李白《猛虎行》:“胡雏绿眼吹玉笛,吴歌《白纻》飞梁尘。”

  • 雄谈扪虱

    源见“扪虱而谈”。形容谈论者放达不羁。清石韫玉《折桂令.自题归来图》套曲:“一个个妙计屠龙,雄谈扪虱,壮志闻鸡。”

  • 赤壁鏖兵

    《三国志.吴书.吴主传二.孙权》:“是时曹公新得表众,形势甚盛,诸议者皆望风畏惧,多劝权迎之。惟(周)瑜、(鲁)肃执拒之议,意与权同。瑜、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进,遇于赤壁,大破曹公军。……”汉

  • 腰瘦东阳

    源见“沈约瘦”。形容消瘦。清 王锡振《念奴娇.京庐病起》词:“我亦腰瘦东阳,带围浑减尽,凤楼孤侧。”

  • 铁错

    源见“铸成大错”。指造成大错。张恭《狱中口占》之二:“玉坚要向瑕中见,铁错谁中铸底翻?”【词语铁错】   汉语大词典:铁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