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一言九鼎

一言九鼎

九鼎:古代传说夏禹铸九鼎,象征九州,夏、商、周三代时奉为传国之宝。此典指平原君赵胜称赞毛遂回答楚考烈王的一席话,使赵国的威望提高,比九鼎宝器还要尊贵。后以此典比喻能言善辩之士的一席话就能成大事,其作用之大相当于九鼎宝器一样尊贵。平原君赵胜在机智辩才毛遂之帮助下,与楚考烈王签订了赵、楚联盟,楚即将出兵解救赵都邯郸(今河北邯郸)之围,共同抗秦。平原君与楚考烈王订立了合纵南北联盟的盟约回去,回到赵国,说道:“我不敢再观察人才了。我观察人才,多到近一千人,少说也有几百人,自己认为不会漏掉天下一个人才,现在竟把毛先生漏掉了。毛先生这次一到楚国,使得赵国的威望比九鼎、大吕宝器还要受人尊重。毛先生凭着善辩之口才,胜过了百万大军。我再不敢观察人才了。”于是把毛遂当作尊贵的客人。此典又作“重九鼎”。

【出典】:

史记》卷76《平原君虞卿列传》2368页:“平原君已定从(zōng纵,合纵南北联盟盟约)而归,归至于赵。曰:‘胜不敢复相(xiàng向,观察)士。胜相士多者千人,寡者百数,自以为不失天下之士,今乃于毛先生而失之也。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周庙大钟)。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遂以为上客。”

【例句】:

宋·陆游《儒生》:“用可重九鼎,穷宁直一钱。” 清·冯桂芬《致曾侯相书》:“执事一言九鼎,或有以息其议,甚善。” 清·李海观《歧路灯》5回:“二位老师,一言九鼎。” 陈毅《记遗言》:“碧血长江流不尽,一言九鼎重千秋。”


主谓 形容说话很有分量。语本《史记·平原君传》:“平原君曰:‘毛先生(遂)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遂以为上客。”张贤华《欲海沉浮》:“那时,张明名分不大,却拥有实权,可谓~。”△褒义。用于说话的效果方面。→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一言既出,如白染皂 ↔信口开河


【词语一言九鼎】  成语:一言九鼎汉语词典:一言九鼎

猜你喜欢

  • 越瘠秦视

    同“越瘦秦肥”。清张永铨《海啸行》:“嗟哉闾里遭颠连,越瘠秦视人胡然。”见“越瘦秦肥”。清·张永铃《海啸行》:“嗟哉闾里遭颠连,~人胡然。”【词语越瘠秦视】  成语:越瘠秦视汉语大词典:越瘠秦视

  • 松风石

    唐武宗时夫余国所贡的玉石。唐代苏鹗《杜阳杂编》卷下:“武宗皇帝会昌三年,夫余国贡火玉三斗及松风石。”“松风石方一丈,莹徹如玉,其中有树,形若古松偃盖,飒飒焉而凉飙生于其间。至盛夏,上令置诸殿内。稍秋风

  • 傅瑕遭杀

    《左传.庄公十四年》:“郑厉公自栎侵郑,及大陵,获傅瑕。傅瑕曰:‘苟舍我,吾请纳君。’与之盟而赦之。六月甲子,傅瑕杀郑子及其二子,而纳厉公……厉王入,遂杀傅瑕。”郑厉公从栎城攻入郑国,在大陵俘虏了郑大

  • 漫浪叟

    同“漫叟”。清唐孙华《次王随庵七十自寿诗原韵》之二:“避世聊为漫浪叟,少言甘号嗫嚅翁。”【词语漫浪叟】   汉语大词典:漫浪叟

  • 诛心之论

    《后汉书.霍谓传》:“谓闻《春秋》议,原情定过,赦事诛意,故许止虽弑君而不罪,赵盾以纵贼而见书。”李贤注:“晋史书赵盾弑其君。赵盾曰:‘天乎无辜!吾不弑君。’太史曰:‘尔为仁为义,人弑尔君而不讨贼,此

  • 重然灰

    源见“死灰复燃”。指失势后重新得势的人。然,“燃”的古字。唐袁朗《和洗掾登城南坂望京邑》:“讵知韩长孺,无复重然灰?”【词语重然灰】   汉语大词典:重然灰

  • 唱一杯

    宋.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宋.晏殊在《浣溪沙》中写道:曲曲新词,杯杯芳酒的欢乐气氛。后因用为美酒新曲欢乐之典。宋.黄庭坚《寄贺方回》:“少游醉卧古藤下

  • 机云

    源见“二陆”。指晋陆机、陆云兄弟。亦借称两位杰出的兄弟。唐杜牧《怀钟陵旧游》诗之一:“陆公馀德机 云在,如我酬恩合执鞭。”郁达夫《寄曼兄》诗:“谁从乱世识机 云,兄弟飘零几处分。”【词语机云】   汉

  • 运筹帷幄

    运筹:运算筹划;帷幄(wéi Wò维握):行军中搭的帐篷。 此典指刘邦说在行军帐篷中之运算谋划,他不如张良。后以此典比喻运用谋略指挥全局决断自如。公元前202年,刘邦作了汉朝开国皇帝。他在洛阳南宫举行

  • 大手

    同“大手笔”。唐僧鸾《赠李粲秀才》诗:“飒风驱雷暂不停,始向场中称大手。”明沈德符《野獲编.杂剧》:“北杂剧已为金 元大手擅胜场,今人不复能措手。”【词语大手】   汉语大词典:大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