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一毛不拔

一毛不拔

本为孟子指斥杨朱的极端为我主义,后用以形容吝啬自私。孟子说,杨朱采取为我的主张,尽管只须拔去一根毫毛就能使天下得利,他也不干。墨子主张兼爱,哪怕从摩秃头顶到走破脚跟,只要有利于天下,也乐意干。子莫就不同于他们二人而执其中,近乎于正确。但如持折中主张而不知变通,也还是固执。我所以讨厌固执一偏的主张,就因为它损害了仁义之道,顾及一端而不及其余的缘故。

【出典】:

孟子·尽心》上:“孟子曰:‘杨朱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子莫执中,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

【例句】:

燕丹子》中:“(荆轲曰)有鄙志,尝谓心向意,投身不顾;情有异,一毛不拔。”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四十一回:“都象你这样一毛不拔,我们喝西北风?”


主谓 喻人极自私吝啬。《二刻拍案惊奇》卷24:“叵耐缪千户负欠了我的,反~。”△贬义。常用于形容人的小器。→一钱如命 ↔一掷千金。 也作“不拔一毛”。


【词语一毛不拔】  成语:一毛不拔汉语词典:一毛不拔

猜你喜欢

  • 钗头燕

    同“钗燕”。宋吴则礼《满庭芳.立春》词:“钗头燕,妆台弄粉,梅额故相夸。”

  • 维鹈在梁

    同“维鹈”。《花月痕》四二回:“情动飞天,诚输阵将;维鹈在梁,令人怏怏。”

  • 婉如游龙

    《文选》卷十九战国楚.宋玉《神女赋》:“步裔裔兮曜殿堂,忽兮改容,婉若游龙乘云翔。”楚.宋玉《神女赋》有“婉如游龙”句,三国魏.曹植《洛神赋》有“婉若游龙”句,都是形容神女体态柔美,动作轻盈,后遂用为

  • 瓜瓞

    源见“瓜绵”。喻子孙蕃衍,相继不绝。《北史.魏临淮王彧传》:“汉高不因瓜瓞之绪,光武又无世及之德。”宋苏轼《赐判大宗正事宗晟上表乞还职事不允诏》之二:“朕方庆瓜瓞之茂,而欲观麟趾之应。”亦喻亲族。南朝

  • 尧夫窝

    42` 同“尧夫安乐”。明凌云翰《苏武慢》词:“君实园中,尧夫窝内,独乐正同安乐。”

  • 置锥之地

    《庄子.盗跖》:“尧、舜有天下,子孙无置锥之地;汤、武立为天子,后世绝灭。”置锥之地:插锥子的地方。后因以“置锥之地”为比喻能够容身的地方极小的典故。《荀子.儒效》:“无置锥之地,而明于持社稷之大义。

  • 季鹰鲈鲙

    同“季鹰鱼”。宋李曾伯《沁园春.月夜自和》词:“怅江湖幸有,季鹰鲈鲙,田园忍负,晏子狐裘。”

  • 三秋纨扇

    同“秋风纨扇”。清宋琬《满江红.旅夜闻蟋蟀声作》词:“千里黄云关塞客,三秋纨扇长门妾。”

  • 轮菌

    同“轮囷”。三国 魏何晏《景福殿赋》:“爰有遐狄,镣质轮菌。”【词语轮菌】   汉语大词典:轮菌

  • 蛙音闰位

    《汉书.王莽传论》:“紫色蛙声,馀分闰位。”蛙音闰位,本谓非雅正的乐曲,非正统的帝位。后泛指非正规的事物。周素园《贵州民党痛史》四篇:“然同时发起之耆老会,同为无意识之举动,蛙音闰位,竟袭取民意机关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