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一卒毕力,百人不当

一卒毕力,百人不当

毕:全部,此处作动词,即一个勇猛的战士拼出全部力气,一百个人都无法抵挡。张宗(?一59年)字诸君,南阳鲁阳(今河南鲁山县)人。东汉光武帝将官,归大将邓禹为偏将军,驻栒邑(今陕西旬邑县)。赤眉大众入关,邓禹欲弃栒邑,而诸将皆惧赤眉,不肯殿后。邓禹无法,只好令诸将抓阄。只有张宗不肯抓,要求派他殿后。邓禹非常感动地说,您的老人孩子都在军中,怎么不考虑他们的安全。张宗答道,一个战士拼命,一百个人都不能抵挡;上万人不怕死,则天下无敌。我现在率军数千人,只要都拼命战斗,谁敢说一定失败呢?这样,张宗便留下为全军后卫并终于战胜赤眉追兵,使邓禹全师而退。后即以此比喻只要上下一心,即使人少,也可取得胜利。

【出典】:

后汉书》卷38第1275页《张宗传》:“(邓)禹军到栒邑,赤眉大众且至,禹以栒邑不足守,欲引师进就坚城,而众人多畏贼追,惮为后拒。禹乃书诸将名于竹简,署其前后,乱著笥中,令各探之。宗独不肯探,曰:‘死生有命,张宗岂辞难就易乎!’禹叹息谓曰:‘将军有亲弱在营,奈何不顾?’宗曰:‘愚闻一卒毕力,百人不当;万夫致死,可以横行。宗今拥兵数千,以承大威,何遽其必败乎!’遂留为后拒。……而赤眉卒至,宗与战,却之,乃得归营,于是诸将服其勇。”


猜你喜欢

  • 南冠楚囚

    《左传.成公九年》:“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使税(同“脱”)之。召而吊之,再拜稽首。问其族,对曰:‘泠人(乐官,亦作“伶人”)也。’公曰:‘

  • 扫门魏勃

    源见“相门洒扫”。借指求谒权贵的人。清袁枚《枚方以诗呈中丞而中丞赠诗适至如数奉答即以留别》之四:“扫门魏勃从今远,识曲钟期自古稀。”

  • 王蠋系树

    《史记.田单列传》:“燕之初入齐,闻画邑人王蠋贤,令军中曰‘环画邑三十里无入’,以蠋之故。已而使人谓蠋曰:‘齐人多高子之义,吾以子为将,封子万家。’蠋固谢(坚决拒绝)。燕人曰:‘子不听,吾引三军而屠画

  • 封人祝尧

    同“封人愿”。宋陈师道《木兰花.和何大夫》词:“封人长有祝尧心,从此年年并岁岁。”

  • 喘月吴牛

    源见“吴牛喘月”。喻指因受某事物之苦而畏惧其类似者。唐谭用之《寄王侍御》诗:“喘月吴牛知夜至,嘶风胡马识秋来。”宋辛弃疾《雨中花慢.子似见和再用韵为别》词:“心似伤弓塞雁,身如喘月吴牛。”见“吴牛喘月

  • 床头毡

    同“青云故物”。明高启《暮春次韵僧怀德见贻》:“床头毡与青山旧,门外车随白日新。”

  • 唱于

    《庄子.齐物论》:“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泠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成玄英疏:“于、喁,皆是风吹树动前后相随之声也。”后因以“唱于”喻指起带领或倡导作用。清钱谦益《吴中名贤表扬续议》:“诸公以名行显闻

  • 丰城狱

    源见“丰城剑气”。丰城的监狱。比喻埋没人才的地方。清孔尚任《桃花扇.媚坐》:“提携,铩羽忽高飞,剑出丰城狱底。”【词语丰城狱】   汉语大词典:丰城狱

  • 魂不守舍

    原为“魂不守宅”。灵魂不能依存在躯体之内。形容心神不宁,精神恍惚。管辂(事迹见前“要言不烦”条)从何晏、邓飏处回来对舅父说:“邓飏走路时筋骨脱离,经脉不能控制肌肉,其起、立、倚、倾好象没有手脚一样,这

  • 蛇影

    同“杯弓蛇影”。《红楼梦》八九回:“一片疑心,竟成蛇影。”【词语蛇影】   汉语大词典:蛇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