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一介不取

一介不取

孟子.万章上》:“非其义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赵岐注:“一介草不以与人,亦不以取于人也。”焦循正义:“赵氏读‘介’为‘芥’,故以草释之也。”后因以“一介不取”谓一丝一毫亦不苟取。《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一〇七回:“他穷到摆测字摊时,还是一介不取的,他做起官来,也就可想而知了。”


偏正 介,同“芥”,细微的东西。指不应得的东西,虽极细微,也不苟取。语本《孟子·万章上》“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107回:“他穷到摆测字摊时,还是~的,他做起官来,也就可想而知了。”△褒义。多用于廉洁方面。↔贪得无厌。 也作“一介不苟”。


【词语一介不取】  成语:一介不取汉语词典:一介不取

猜你喜欢

  • 真率会

    《晋书.羊曼传》“时,朝士过江初拜官相饰供馔。设宴请客。曼拜丹阳,客来早者并得佳设,日晏则暂罄,不复及精。随客早晚而不问贵贱。有羊固拜临海太守,竟日皆美,虽晚至者犹获盛馔。论者以固之丰腆,乃不如曼之真

  • 樵柯烂

    源见“柯烂忘归”。形容时间长久。清尤侗《与一乘上人弈偶成四首》之一:“休疑山里樵柯烂,残局才完日已斜。”

  • 庸人自扰

    庸人:平庸的人;自扰:自己扰乱自己。平庸之人自找麻烦。出自唐陆象先语。陆象先,本名景初,苏州吴(今江苏苏州)人,举制科及第,历任扬州参军事、洛阳府尉、监察御史、中书侍郎等职。唐睿(ruì瑞)宗景云年间

  • 沧海横流

    晋范宁《〈穀梁传〉序》:“孔子睹沧海之横流,乃喟然而叹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晋书.王尼传》:“尼早丧妇,止有一子。无居宅,惟畜露车,有牛一头,每行,辄使子御之,暮则共宿车上。常叹曰:‘沧海

  • 汗血马

    源见“赤汗赭沫”。本为西域骏马名。流汗如血,故称。后多以泛指骏马、名马。唐杜甫《洗兵马》诗:“京师皆骑汗血马,回纥喂肉蒲萄宫。”宋苏轼《次韵孔文仲推官见赠》:“君如汗血马,作驹已权寄。”【词语汗血马】

  • 灵蛇吐

    源见“隋侯之珠”。指感恩图报。唐独孤绶《投珠于泉》诗:“不是灵蛇吐,非缘合浦还。”

  •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形容好吃懒做,不学无术。子路跟着孔子周游列国,有一天,子路远落在后面。看见一个老人,用拐杖挑着除草农具。便问他,您看见我的老师吗?那个老人说,四肢不劳动,不认识五谷,谁晓得你的老师是什么人?说完,便扶

  • 姚黄魏品

    同“姚黄魏紫”。宋梅尧臣《次答公度》:“姚黄魏品若尽有,春色定应天下降。”见“姚黄魏紫”。宋·梅尧臣《次答公度》:“~若尽有,春色定应天下空。”【词语姚黄魏品】  成语:姚黄魏品汉语大词典:姚黄魏品

  • 杖国

    源见“杖家”。代称七十岁。唐上官仪《代刘幽州请致仕表》:“钟漏已殚,齿历云暮。杖国之年斯及,夜行之惧载深。”【词语杖国】   汉语大词典:杖国

  • 南床

    《通典.职官六》:“(侍御史)食坐之南设横榻,谓之南床。殿中监察不得坐也,唯侍御坐焉。凡侍御史之例,不出累月而迁南省者,故号为南床。”唐代典章制度:侍御史食坐之南所设的床即叫南床。后遂用为侍御史之代称